余嗣(原名嗣复),字德绍,罗源(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道光《罗源县志》卷一七)。高宗建炎间官潮州通判(清顺治《潮州府志》卷四),以朝散大夫致仕(《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
余嗣。 余嗣(原名嗣复),字德绍,罗源(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道光《罗源县志》卷一七)。高宗建炎间官潮州通判(清顺治《潮州府志》卷四),以朝散大夫致仕(《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寄微之三首。唐代。白居易。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苍茫兼葭水,中有浔阳路。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野吏亭。清代。丘逢甲。 红荔将军树,青山野吏亭。孤亭何洒落?大树久飘零。松鼠窥书幌,莎鸡上画屏。欲寻坡老记,梌叶满空庭。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 其三 菊丛。宋代。张耒。 下根盘秋泥,上叶披宿雨。惟馀黄金蕊,秀色日夜吐。宁须荐九日,但惜岁云暮。吾将屑落英,持泛兰皋露。
燕衔泥。唐代。冯著。 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裴回绕我床头飞。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尔莫厌老翁茅屋低,梁头作窠梁下栖。尔不见东家黄鷇鸣啧啧,蛇盘瓦沟鼠穿壁。豪家大屋尔莫居,骄儿少妇采尔雏。井旁写水泥自足,衔泥上屋随尔欲。
狡兔行。唐代。王翰。 中条山下三尺雪,狡兔不出深藏穴。连日不食仍苦饥,偷入林间行蹩躠。林间山麓无丰养,草根木实恣噬齧。岗头猎骑如云来,俛耳缩颈心惙惙。踪迹发露一跃出,健足过眼才一瞥。黄犬脱手疾风飞,苍鹰掣臂翻云抉。窘迫只作婴儿啼,狼藉平原洒毛血。兔肉不甘皮不美,徒逞骑射供笑咥。笑者何乐死何苦,更忍搜索倒绝灭。世上只言兔性狡,不见人心更险谲。
江亭临眺。宋代。徐玑。 问得梅花信,寒林动晚声。雨来山渐远,潮去水还清。寥落寻新句,欢娱解宿酲。相携归路滑,灯火近孤城。
舟过浯溪湘林太守邀与山阴赵质堂同游 其二。清代。朱琦。 峿台特高倨,{厂吾}亭稍逊退。遥遥东西峙,望若次肩背。俯瞰潇湘流,无挹众山翠。竹树森下风,拔戟自成队。中间豁清旷,嶙峋杂无碍。疏密高低间,烟云变万熊。恰如漫叟文,其妙正在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