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
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
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
况有北郊宜旷望,公余聊此发醯鸡。
城上亭二首。唐代。孔武仲。 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况有北郊宜旷望,公余聊此发醯鸡。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春宴。明代。李梦阳。 白首闻歌异,豪心遇酒多。酒当花潋滟,歌与燕婆娑。暝色侵台殿,春风换绮罗。未须愁薄暮,吾借鲁阳戈。
过湍沟。唐代。许棠。 西去穷胡处,嵓崖境不常。石形相对耸,天势一条长。栈底鸣流水,林端敛夕阳。虽随兵马至,未免畏豺狼。
金篯孙梧下定诗图。清代。夏孙桐。 长水号诗国,朱钱挈其领。后劲得金侯,维桑慕遗謦。尚论衎石翁,厥旨在深静。君诗固绚烂,骨味弥隽永。善学鲁男子,神似非形影。射石必没羽,霸才讵浪骋。不貌为平淡,尘嚣已悉屏。论古即自道,代兴定首肯。十年共铅暂,酬唱惭蛙黾。小沼蹙微澜,奚足望千顷。蠡洄谬相许,甘苦略能省。小别阅三秋,进德晚逾猛。喜见归田集,一一亲手整。应知桑榆际,孜孜犹汲绠。图绘告功成,枣梨应儿请。诗人例多穷,君独得天幸。笑我最濩落,老不归乡井。伤离复念乱,诗与人俱冷。西风木叶下,目极江湖迥。读诗当披图,缀言聊撞筳。
十一月初一日渡黄河。清代。纪昀。 冯夷排浪东南流,偃蹇不受神禹囚。雷车百万坼北走,平吞气欲无徐州。千里一泻只瞬息,盘涡十丈谁敢投。颠风横簸浪三尺,篙师欲渡时还休。清河渡口势颇敛,往来南北通咽喉。我来又值十月后,清霜已降洪涛收。官舫推篷望两岸,寒波犹拍长天浮。微风才觉掠旗脚,高浪已骇冲船头。龙骧万斛如一叶,欹侧掀舞不自由。众手捩舵呼邪许,樯乌一转回万牛。屈伸臂顷已十里,瞥然何止鹰离韝。桃花想见三月涨,澒洞万顷风烟浮。回帆脱手傥一失,咫尺便入鲛宫游。区区忠信宁敢仗,所凭王命轻阳侯。回头却顾真险绝,微茫淮济非其俦。九折东泻自太古,荡潏为患从商周。汉唐而下日聚讼,捍御至竟无良筹。书生每喜谈水利,尸祝欲代庖人谋。世间万事须阅历,百不一效空贻羞。我今鼓枻既得涉,且呼舟子趋邗沟。挑镫夜读河渠志,咄哉纸上谈戈矛。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宋代。范成大。 墓林栖鸟各深枝,燕子知巢触幔飞。倘有三椽今已去,不关五斗解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