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遗老今无几,卓荦高才不可羁。钦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缙云司。
中台优秩升圻父,三礼清心慕伯夷。屡挟地仙穷眺览,更携田畯看耘耔。
甘从白首辞官去,曾以丹衷结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药畦花径足栖迟。
过从每忆频开酝,朝退兼怀共论诗。一别三年遂终古,无由持绋送灵輀。
挽赵尚书。唐代。杨士奇。 五朝遗老今无几,卓荦高才不可羁。钦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缙云司。中台优秩升圻父,三礼清心慕伯夷。屡挟地仙穷眺览,更携田畯看耘耔。甘从白首辞官去,曾以丹衷结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药畦花径足栖迟。过从每忆频开酝,朝退兼怀共论诗。一别三年遂终古,无由持绋送灵輀。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明皇摘瓜图。明代。朱诚泳。 翠辇间关道暍时,摘来玉手似嫌迟。唯应割食甜於密,不记南方贡荔枝。
将别历下二首一。宋代。晁补之。 来见红蕖隘渚香,归涂未变柳梢黄。殷勤趵突溪中水,相送扁舟向汶阳。
和王定国。宋代。苏轼。 离歌添唧唧,古曲拟行行。不作相随燕,空吟久住莺。瞢腾君上马,寂寞我回城。明日东门外,空舟独自横。
和祖道募耕者赴西北。宋代。彭汝砺。 朝廷今日重农耕,劝募招怀有度程。四海田畴须垦辟,万箱菽粟看流行。
游邓尉山遇徐生。明代。汪琬。 夙龄眷名山,抗志事游衍。葛弱容屡扪,梁危许孤践。风泉渺难寻,空翠纷莫辨。去美惜已遥,来奇望犹缅。馀霞互明灭,微云忽舒卷。袅袅薜萝衣,之子来何晚。道与寂寞会,志向崇深展。倘秉偕隐心,结庐讵在远。
玻璃泉。宋代。赵公豫。 都梁环绕尽高山,山下幽泉沁齿甘。入境顿忘人事扰,临流能润舌喉乾。孤亭掩映风云幻,曲槛迷离烟雨寒。泗地年来成泽国,奠安常作救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