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新秋意晚晴中,六尺筇枝满袖风。草合断桥通暗绿,竹摇残照漏疏红。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唐代。元好问。 尖新秋意晚晴中,六尺筇枝满袖风。草合断桥通暗绿,竹摇残照漏疏红。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书生。宋代。陆游。 书生事业苦难成,点检常忧害至诚。梦寐未能除小忿,文辞犹欲事虚名。圣言甚远当深考,古义虽闻要力行。汉世陋儒吾所斥,若为青紫胜归耕?
上赵漕。宋代。华岳。 太山之巅有乔松,凛凛千丈摩苍空。风云有会直相际,轰雷制电蟠蛟龙。盘根错节真天种,卿月郎星伴辰拱。高风萧瑟涕清泉,桃李无言谩丘垄。南宫仙桂饶天香,南国蔽芾歌甘棠。大枝擎天作砥柱,小枝驾海成虹梁。六月无风天欲雨,赤龙衔火烧空宇。亭亭横盖指扶桑,万壑千崖冷无暑。大椿可笑欺庄周,便指千岁为春秋。使民若战夏后社,用汝当作商川舟。自惭藤蔓缠林壑,未遂鹪鹩一枝乐。盘桓已喜跨高寒,更借扶摇荐鵰鹗。我闻处士方绸缪,三友简在公宁留。苍姬已托大夫荫,赤子愿陪丞相游。
燕山八景 其三 太液秋风。明代。唐之淳。 灵源道天潢,滉漾裂厚坤。迩兹日月辉,星宿江吐吞。其深产菱芡,其浅秀蘋蘩。蘋蘩以共采,菱芡以侑尊。事殊汉昆明,派匪华清温。时秋风露寂,玉浪芙蓉翻。行宫罢夕月,兰芳菊扬荪。愿同灵沼鱼,喣沫生成恩。
南至之日辇下书事呈正卿子高二同年。唐代。胡宿。 岁暮繁云结夕阴,长安客舍费黄金。烛窗明暗翻归梦,雪屋清寒著旅衾。宝骑传呼三陌广,铜龙飘点九门深。万年寿酒无因上,阳藿空倾向日心。
春阴偶成柬枯崖。宋代。蒲寿宬。 砌藓频侵绿,野花相避红。不知昏与昼,惟见雨和风。有酒为寒尽,无诗非景穷。地炉煨芋火,时约老僧同。
送钱水部致仕次杭秋官韵 其一。明代。边贡。 虎头将军图画奇,成都待诏功名迟。春风草草拂衣去,投老相寻知几时。
耿大夫入为司徒领太仓事时余方上书乞骸赋此赠别 其一。明代。王世贞。 白日丽中天,氛翳浩纵横。饥虎欲啮人,何必避豪英。夫子邦司直,焉能不持衡。抗疏排九阍,天听时未恒。徙公大司农,欲以平两争。伊余非良璧,委路任青蝇。但令识者怜,甘为忌者憎。公其振霄路,余当返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