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山鸟,林花发。玉杯冷,秋云滑。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满江红 嵩山中作。唐代。元好问。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山鸟,林花发。玉杯冷,秋云滑。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三水与亲友别。明代。区大相。 悠悠万里道,送送三江口。惜与所知别,行行重携手。两载返衡门,连旬接杯酒。既能谅迂愚,幸不弃衰朽。云壑方倦栖,世路复缠纠。挥袂谢乡闾,劝驾劳亲友。停舟日将夕,晤语不能久。惟有南山松,可喻固穷守。临别枉情赠,欲报惭琼玖。
造袁州浮桥语。宋代。释印肃。 普庵教化修浮桥,信心自肯大丰饶。解脱皆因不思议,度人无量永赵遥。秀江千古源何极,非干今日与明朝。一生补处谁知有,万德咸欢寂体寥。蚊子眼中藏刹土,红灯焰裹势眉毛。毫发虚空全不漏,海山相击浪滔滔。石牛吃尽张公粟,木女垂丝钓巨鳌。新罗国打西川鼓,东震旦抛北越刀。孔自孔,毛自毛,针劄不入大雄豪。妄想颠倒苏公盛,未解撑船弄行篙。岂在文言多卜度,德山拄杖不敲槽。
赠滦江公十首 其四。明代。康海。 逍遥奋孤迈,葳蕤惬渊想。北眺崆峒津,南瞷孟诸坱。麾麈靖疆场,抚剑清罔象。黔庶丁溢恩,牧宰获嘉赏。中原久疮痍,西州独丰穰。感叹乖崖心,讵俟益州榜。夷诵南山章,令人发森爽。
端午请赖益谦不至诗以扣之。明代。叶元玉。 异国萍逢迹,怜君寄柏林。风光端午日,故旧百年心。杯泛菖蒲玉,盘堆角黍金。问君何故者,咫尺不相寻。
送张士安同年赴上元尉。宋代。宋祁。 千名联唱第,一尉滞徒劳。山入黄旗国,江浮白鹭涛。苑葩依日晚,官树共秋高。少赋思归恨,潘才是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