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杨赵提衡早,老去辛刘入梦频。案上酒杯聊自慰,袖中诗卷欲谁亲。
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代名家不数人。汲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
存没。唐代。元好问。 行间杨赵提衡早,老去辛刘入梦频。案上酒杯聊自慰,袖中诗卷欲谁亲。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代名家不数人。汲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日赠沈宗师四首 其二。宋代。吕本中。 念昔从诸贤,关汪老耆旧。是事今则无,斯人亦难又。尔来见公子,却立两公后。不倦以终之,可以为子寿。
送皎师归越。宋代。林逋。 林间久离索,忽忽望西陵。静户初闻扣,归舟又说登。野烟含树色,春浪叠沙稜。幸谢云门路,同寻苦未能。
答梅圣俞灵乌赋。宋代。范仲淹。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卹赋灵乌。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四。元代。李孝光。 江气萧萧如过雨,起看北斗挂船头。犹忆前年称使客,卧听笳鼓入扬州。
广信元夕蒋太守舟中夜话。明代。王守仁。 楼台灯火水西东,箫鼓星桥渡碧空。何处忽谈尘世外,百年惟此月明中。客途孤寂浑常事,远地相求见古风。别后新诗如不惜,衡南今亦有飞鸿。
随辈猖狂搅客心,区区斗粟苦相寻。前行堕地后不止,我自绝粮渠复侵。
归兴渺然风瑟瑟,壮怀如此夜沉沉。欲投忌器空搔首,盼杀羲轮辗宿阴。
金华客舍夜鼠为祟囊有馀粟悬置榻隅群鼠思窃食之历户枢缘屋壁坠者相继苏而复登感慨偶成。元代。曹伯启。 随辈猖狂搅客心,区区斗粟苦相寻。前行堕地后不止,我自绝粮渠复侵。归兴渺然风瑟瑟,壮怀如此夜沉沉。欲投忌器空搔首,盼杀羲轮辗宿阴。
喜雨。宋代。朱淑真。 赤日炎炎烧八荒,田中无雨苗半黄。天工不放老龙懒,赤电驱雷云四方。琼瑰万斛写碧落,陂塘池沼皆泱泱。高田低田尽沾泽,农喜禾无可槁伤。我皇圣德布寰宇,六月青天降甘雨。四海咸蒙滂沛恩,九州尽解焦熬苦。倾盆势歇尘点无,衣袂生凉罢挥羽。江上数峰天外青,眼界增明快心腑。炎热一洗无留迹,顿觉好风生雨腋。纱厨湘簟爽气新,沉李削瓜浮玉液。傍池占得秋意多,尚馀珠点缀圆荷。楼头月上云散尽,远水连天天接波。
过秦楼 寄秦都御史屿湖。明代。夏言。 徐孺亭边,滕王阁畔,旧识中丞开府。燕雀春闲,鱼龙夜静,白昼满城箫鼓。时看节钺临戎,宫墙较士,笑谈樽俎。有邦人报道,十郡兵销,九江度虎。望故园、宝泽楼成,琼恩堂启,轮奂翚飞百堵。仰荷皇恩,钦承帝敕,经画有烦地主。庐阜风烟,灵峰云气,壮观大江今古。今非才遭际,合家岂堪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