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愧吾身,犹未脱,世尘中。还丹有诀谁悟,回首忆仙翁。我欲乘云归去,独与山灵晤语,修道倘成功。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
水调歌头·鲸川四重午。唐代。王旭。 鲸川四重午,岁月若飘风。诗书万卷何事,白首课儿童。试把楚词高咏,更取清尊细酌,醒醉竟谁同。俯仰百年了,求足不求丰。愧吾身,犹未脱,世尘中。还丹有诀谁悟,回首忆仙翁。我欲乘云归去,独与山灵晤语,修道倘成功。笑谢醯鸡瓮,白日看长空。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夏日登车盖亭十绝 其六。宋代。蔡确。 风摇熟果时闻落,雨滴馀花亦自香。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
吴兴杂兴十首 其八。明代。王世贞。 寄语诸乡曲,清贫好自誇。山田供老母,月俸上官家。荡口携来酒,天池寄得茶。止赢苕岘胜,饱看不为奢。
飞来寺 其四。明代。钟万春。 为客江湖已廿年,抠衣今谒大罗天。玉环金锁成尘事,云笈尼珠总自然。琪树带霞笼宝筏,天花凝露印瑶川。慈航觉路元非幻,四谛真诠在目前。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二。宋代。陈渊。 浮木如何济巨川,积薪其下火将然。是中已有安身地,许尔垂绅玉几前。
次韵张子春赋瑶林春色。宋代。王庭圭。 花间酌酒邀明月,月照金樽佳兴发。鲸吞雾捲百川空,醉挽酴醾落香雪。便将垒曲筑糟邱,酴醾压膏麦为糵。酿成忽见张公子,公子家居近丹阙。为余乘兴誇洛阳,笑指沙头卧双榼。洛阳视此真草野,敢辱新诗借牙颊。瑶林名字出风尘,未遇知音那敢说。况能大读离骚句,痛饮虽多不为餮。未识王家碧玉香,彷佛东坡真一诀。诛茅本结方外人,岂用礼法相分别。预拂瑶林一片石,与君醉过清明节。穷亦不足悲,达亦不足悦。酒阑拔剑露肝胆,正恐不免论功业。
螺川早发。明代。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剩梦,孤棹拨残星。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过牛伏岭。元代。舒頔。 牛伏岭高高且远,崎岖羊肠路百转。仲冬跋涉汗流浆,每叹时危历艰险。阴厓惨惨生悲风,极目四顾山巃嵸。人生能着几两屐,踪迹不异无根蓬。我家居山南,别业寄山北。群凶势纵横,往返苦行役。山中天气温如春,绝壁遥见梅花新。梅花年年见春色,不见多少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