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香更烈,不与一花同。
曾记和云折,惟愁着雨空。
旧游明月窟,古意小山丛。
十日中秋过,浑疑秋未中。
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唐代。仇远。 二花香更烈,不与一花同。曾记和云折,惟愁着雨空。旧游明月窟,古意小山丛。十日中秋过,浑疑秋未中。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忆九华。唐代。罗隐。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宋代。苏辙。 金月江涛壁垒颓,苍崖翠甓就新台。咄嗟双阙还依旧,咫尺群山信有材。画戟风生两衙退,飞桥日出万人来。不因毁圮催兴筑,谁见雍容治剧才。
将之邯郸答高正甫博士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疋马向丛台,风烟万里开。骊歌徵别曲,郢调杂新裁。随牒官非远,临岐首屡回。绝怜天尺五,先简邺中才。
挽宪上人(六韵)。明代。蔡庸。 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补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
姚孟长学士睹余前诗谓诸同人曰读水山诏远客之语胜于北山移文感其言复有此作。明代。郭之奇。 仕宦多岐途,水山无定位。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余亦干进者,安知达隐事。因思禹穴奇,适与淡衷值。先生味其言,欲向水山示。未获水山情,聊求读书意。此中大有佳,捷径毋相累。
江城子 述怀。金朝。王处一。 青天为被地为毡。覆灵源。照心田。玉汞金铅。两脉吐流泉。自是道芽横碧汉,频浇灌,再新鲜。云朋霞友暗相传。意绵绵。运胎仙。密锁玄关。光透九重天。丹就万神齐庆贺,真灵性,复朝元。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徐大方。 昨夜除书下太清,一麾千里拥双旌。漠符出守朱轓重,越邸怀章昼锦荣。青琐窗深传夕拜,红莲幕下得时英。稽山寻胜穷幽窈,禹穴采书极粹精。贺老清虚陶内景,微之惠爱浃舆情。舍人早促还朝计,旦暮追锋柄宰衡。
至东屯谒少陵祠 其二。宋代。王十朋。 忠不忘君句有神,当时无地可容身。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