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一岁一归来。光风吹九垓。花枝依旧好。只自伤垂老。七十六年人。见花能几春。
菩萨蛮 皇废癸丑春赏花词。唐代。姚燧。 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一岁一归来。光风吹九垓。花枝依旧好。只自伤垂老。七十六年人。见花能几春。
姚燧。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唐代。李隆基。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游子吟。唐代。顾况。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嶔。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鳣鱏。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夜对巾山塔灯呈史君李孟达寺簿。宋代。桑世昌。 光明台畔旧曾逢,何自飞来碧海东。未问眼根齐等级,要先心地证圆通。八还究竟千光合。四面回旋一视同。坐想玉霄风月夕,超然清对一诗翁。
读史述 其二十 荀崧女灌。明代。魏学洢。 荀家有娇女,艾年方十三。桑弓鸦翎箭,匕首霜花镡。月黑跳孤城,重围密如蚕。平明转战出,军中杀气酣。不假七日哭,蚤达尺八函。援兵走风雨,髣髴破章邯。借问骁将谁,发覆青虫簪。
送谯比部还顺庆。明代。李攀龙。 归去嘉陵江上春,䄡帷不复厌风尘。巴山渐出云连楚,剑阁回看雪照秦。岁晚江湖多病疏,时危裘马倦游人。明光起草君无薄,汉主恩深侍从臣。
送叶审思北上二首 其一。元代。李裕。 晓际风霆上紫坛,夜吹箫管向人间。月明孤鹤三千里,知过吴山与越山。
念奴娇 中秋前一夕集冰丝盦对月。近现代。郭则沄。 一觞秋满,向姮娥预借,明朝佳节。红萼吹香春后梦,重觅苔廊心怯,检点閒愁,销磨薄醉,偏又尊前别。凭阑孤绪,眼中凭向谁说。因念碧宇茫茫,秋心终古,同付凄凉月。后夜团圞应有待,今夜云罗千叠。挽住流光,已非年少,万感催风叶。杯痕须记,晚来还照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