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风流满禁林,传经海岱主恩深。诸生自纪衔鱼事,千里谁知相马心。
王气日随江汉转,方城春压洞庭阴。怜君宦迹偏形胜,四十参藩岂滞淫。
送吴峻伯之楚。唐代。李攀龙。 才子风流满禁林,传经海岱主恩深。诸生自纪衔鱼事,千里谁知相马心。王气日随江汉转,方城春压洞庭阴。怜君宦迹偏形胜,四十参藩岂滞淫。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王适新葺小室。宋代。苏辙。 向日堂东一室存,竹为窗壁席为门。心如白月光长照,气结丹砂体自温。饭软莫嫌红米贱,酒香故取泼醅浑。他年一笑同谁说,伴我三年江上村。
关山月二首 其一。南北朝。陈叔宝。 秋月上中天,迥照关城前。晕缺随来减,光满应珠圆。带树还添桂,衔峰乍似弦。复教征戍客,长怨久连翩。
中秋。清代。严澄华。 问取天香信若何,桂枝摇曳漾金波。一年月色此宵最,四海秋光何处多。安得长绳羁玉兔,可无佳句侑红螺。遥闻隔院儿童语,连臂街头去踏歌。
凄凉犯 戊辰端午。近现代。吴梅。 白头怕结长生缕,惊心劫后佳节。海榴荐俎,塘蒲佩剑,老怀凄咽。壶天抱洁,甚羌管回波暗裂。奈今朝芳兰试浴,比似去年热。双袖南州泪,楚水吴艭,等閒轻别。玳梁燕乳,可还知旧家风月。梦忝光阴,已听到汀洲怨鴂。笑劳生,足茧万里尚未歇。
朱定国解馆归明州赠之得三绝 其二。明代。王世贞。 两儿头角渐嶙峋,三载东风绛帐春。白虎倘逢明主问,可能忘得授经人。
法婴玄灵之曲二首 其二。魏晋。葛洪。 玄圃遏北台,五城焕嵯峨。启彼无涯津,泛此织女河。仰止升绛庭,下游月窟阿。顾盻八落外,指招九云遐。忽已不觉劳,岂悟少与多。抚璈命众女,咏歌发中和。妙畅自然乐,为此玄云歌。韶尽至韵存,真音辞无邪。
东山渡次胡汲古韵。宋代。林景熙。 客来持酒洒烟霏,空想高风意欲飞。老洞藏云安石卧,孤舟载雪子猷归。一川白鸟自来去,千古青册无是非。欲上危亭愁远眺,废陵残树隔斜晖。
行路难·君不见富家翁。明代。张羽。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不得志,平生亲戚皆相弃。一朝金多贱还贵,百事胜人人莫比。子孙成列客满堂,美人四座回鸣榼。跃马扬鞭游洛阳,片言出口生辉光。由来本自一人事,人心爱恶不相当。季子西游穷困归,妻织自若嫂不炊。行路难,良可悲。不贫贱,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