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飞雪拥南奔,苦向绨袍掩泪痕。病客世疑中散傲,故人官起外台尊。
尺书万里存交谊,一岁三迁见主恩。月出登楼如匹练,每依吴观望吴门。
荅寄子与时自芦台移瑞州按察山东。唐代。李攀龙。 北风飞雪拥南奔,苦向绨袍掩泪痕。病客世疑中散傲,故人官起外台尊。尺书万里存交谊,一岁三迁见主恩。月出登楼如匹练,每依吴观望吴门。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句。唐代。李冶。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卧病》)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陷贼寄故人》)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寄房明府》,以上俱见《吟窗杂录》
送胡伯衡归庆元。元代。黄玠。 朝看江水平,暮看江水倾。江水朝暮流,游子东西行。与子同自出,相依在飘零。君归逝不复,我行乃睘睘。上有白发亲,下有黄吻婴。晨餐累百指,日食几无赢。风霜所匽薄,忧患况靡宁。旧学旋废遗,岂足希世荣。买田临清流,筑室依近坰。绕园莳果蔬,亲戚有合并。此乐何渠央,此志终莫成。勿为苦悲歌,悲歌怆人情。艰难望骨肉,岁月如奔星。悠悠南去云,跂踵怀先茔。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八。宋代。洪咨夔。 绿阴羃定蔚蓝天,庭户萧然有漏仙。麦饭熟时蚕百箔,山中啼鸟识丰年。
名士倾城两不惭,丛台歌舞系征骖。绿珠终合藏金谷,碧玉曾闻嫁汝南。
绠断银床飞桂瘴,弦更瑶瑟怨湘潭。西风短鬓劳相问,惆怅当年玳瑁簪。
和薛秀才旧识邯郸歌姬后入靖江藩府藩国遭乱姬便流落偶于逆旅逢故宦者述姬寄语之作。明代。陈子升。 名士倾城两不惭,丛台歌舞系征骖。绿珠终合藏金谷,碧玉曾闻嫁汝南。绠断银床飞桂瘴,弦更瑶瑟怨湘潭。西风短鬓劳相问,惆怅当年玳瑁簪。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杨万里。 梦中一夜雨浪浪,晓过田间尚雨香。塘水溉田能几许,雨余田水却皈塘。
代扶风主人答。唐代。王昌龄。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抵饶平作 其一。清代。丘逢甲。 群峰青不断,叠磴出林间。雨洗飞龙径,云藏大鸟山。南流收粤海,北峤拱闽关。精舍何年筑,秋风有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