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千门月色开,故人遥忆子猷回。饶他已尽山阴兴,半夜还须载酒来。
雪后忆元美。唐代。李攀龙。 雪后千门月色开,故人遥忆子猷回。饶他已尽山阴兴,半夜还须载酒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灵谷会宿次韵。明代。杨循吉。 灵谷古名刹,四围山成翠。梁人之所建,唐碑犹未毁。入门青松密,缘径野花媚。清居特幽深,奇境自零碎。无泉不济渴,有石可眠醉。兹游时日良,在会贤豪备。溪渔荐肥鲜,野果罗甘脆。纵横鞍在马,掩映袍明雉。喧喧笑语冷,衮衮酬酢亟。惟彼官坐衙,有若贾居肆。苟非自抽拔,终当老关闭。孤忠林员外,大魁储主事。周公以乡集,余子用邻至。谁知四海望,乃今一日萃。名为问疾病,实则寻游戏。高步履声迟,雄辩词锋利。兴寘入云鸿,才捷追风骥。天凉秋可坐,月皎夜不寐。主人虽好客,难免纸笔费。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宋代。梅尧臣。 唐室王子後,黄冠事隐沦。餐霞不满腹,披云不蔽身。八十不能死,缢以头上巾。始慕老庄术,终厌道德贫。营营求长生,反困甑中尘。
乡人徐景晖老而丧子游京师意象悲甚将别赠此。明代。顾清。 早向丹山识凤雏,十年清梦隔江湖。偶来聚首惊霜鬓,忽漫长歌缺唾壶。春雨南洲生杜若,夕阳西崦近桑榆。扁舟挥手渡江去,从此人间谢畏途。
寄王思孟。明代。曹义。 旅食滇南四十年,归来依旧乐林泉。塔塘柳荫看鱼跃,花坞云晴伴鹤眠。客到旋篘黄菊酒,醉来高咏紫芝篇。物情世态俱忘却,好似华阳洞里仙。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 过洞庭。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宋代。刘克庄。 后有良工识苦心,今无善听孰知音。老来字字趋平易,免被儿童议刻深。
玉蝴蝶 秋思。明代。叶纨纨。 惆怅别来岁换,清秋风月,几度悲伤。极目蒹葭,烟水一片微茫。黯魂飞、闲愁空断,还怅望、孤闷偏长。对池塘,红消残碧,绿怨初黄。凄凉。蛩吟小院,露寒金井,月绕回廊。诗酒潇疏,旧游新恨最难忘。掩重门、卧残清昼,理瑶瑟、烧尽炉香。数流光,秋灯闪淡,无限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