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门,步踟蹰。相逢不作乐,当复何须。但作乐,勿复问有无。
安知家人生产当复溷吾徒。君击筑,我和歌。请为燕市饮,旁人当奈何。
人生欲知己,结交不在多。岂无车马客,富贵相经过。
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
与君重自爱,中道有别离。区区抱苦心,可用不相疑。
西门行。唐代。李攀龙。 出西门,步踟蹰。相逢不作乐,当复何须。但作乐,勿复问有无。安知家人生产当复溷吾徒。君击筑,我和歌。请为燕市饮,旁人当奈何。人生欲知己,结交不在多。岂无车马客,富贵相经过。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与君重自爱,中道有别离。区区抱苦心,可用不相疑。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临江仙。宋代。张孝祥。 试问宜楼楼下竹,年来应长新篁。使君五岭又三湘。旧游知好在,熟处更难忘。尚念论心舒歗否,只今湖海相望。遥怜阴过酒尊凉。举觞须酹我,门外是清江。
江门别歌。明代。宗臣。 千山白云吹暮晴,江间古龙啾啾鸣。山人乘虹出石屋,赠我万片秋菊英。令我餐之霜雪清,何以荅之千杜蘅。风尘半世满鬓发,愧尔烟霞凌太清。长波东去有万里,吾欲乘风濯吾缨。
七月初四日小雨后游步水边。宋代。张嵲。 雨止林叶净,游步喜川平。停午众阴寂,山高一蝉鸣。境静道心熟,世疏尘虑轻。凉飚飒已至,自适羲皇情。
韬庵师傅招游净业寺。清代。曾习经。 临流台殿郁参差,碧瓦朱栏自一时。已倦春游花正发,未和哀乐鬓先丝。烹鱼溉釜能生忆,去轸抽琴欲致辞。旧是承平觞咏滴,百年寥落到今兹。
西庄清隐。明代。谢复。 西庄先生爱幽独,买断青山结茅屋。一犁春雨耕白云,几曲斜阳饭黄犊。吁嗟世事徒纷纷,先生有耳若不闻。门前松菊自成趣,傍人笑指陶徵君。
孤云。元代。刘因。 孤云生几时,冉冉何所适?岂无昆华高,路远嗟独力。徘徊天中央,明月为颜色。下有幽栖士,岁宴倚青壁。朝饮涧下泉,暮拂松间石。相对澹忘情,倒影寒潭碧。
【越调】斗鹌鹑 开筵。元代。童童学士。 鹤背乘风,朝真半空。龟枕生寒,游仙梦中。瑞日融和,祥云峙耸。赴天阙,游月宫。歌舞吹弹,前后簇拥。 【紫花儿】昼锦堂筵开玳瑁,玻璃盏满泛流霞,博山炉细袅香风。屏开孔雀,褥隐芙蓉。桧柏青松,瘦竹寒梅浸古铜。暗香浮动,品竹调弦,走飞觥。 【小桃红】筵前谈笑尽喧哄,一派笙箫动。媚景良辰自情重,拚却醉颜红,一杯未尽笙歌送。金樽莫侧,玉山低趄,直吃的凉月转梧桐。 【天净沙】碧天边桂魄飞腾,银河外斗柄回东,畅好是更长漏水。梅花三弄,访危楼十二帘笼。 【调笑令】玉容,露春葱,翠袖殷勤捧玉钟。绛纱笼烛影摇红,艳歌起韵梁尘动。都吃的开襟堕巾筵宴中,绮罗丛醉眼朦胧。 【尾】金樽饮罢雕鞍控,畅好是受用文章巨公。比北海福无穷,似南山寿长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