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毵毵对雪垂,北风吹入雁声悲。已知客里黄金尽,杯酒相看好似谁。
寄送方山人归歙州 其二。唐代。李攀龙。 白发毵毵对雪垂,北风吹入雁声悲。已知客里黄金尽,杯酒相看好似谁。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送妻。唐代。杨志坚。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渡江。明代。宗臣。 秋风高不极,破浪片帆轻。鸿雁冲沙起,蛟龙傍槛鸣。愁人芳草远,落日一江明。十载风波事,茫然空复情。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七。清代。朱彝尊。 桑边禾黍水重围,时有秋虫上客衣。三过堂东开夕阳,满村黄叶一僧归。
春光好 代姊别妹。清代。商景兰。 枫树冷,菊花黄。伴行妆。画舫归途十里塘。为谁忙。烟水萍丝荇菜,沙汀鸂鶒鸳鸯。多少离情此际有,待佳章。
送石宗海佥事提四川学政。明代。张弼。 五色龙章敕一函,远将天语教西南。山川无复登天险,草木都沾化雨覃。诸葛祠前频荐豆,相如桥下懒停骖。同年此别何时会,且对黄花共醉酣。
题江贯道雨溪晚钓卷后。元代。仇远。 雨后沧波泯泯流,樵夫归去有渔舟。江郎缩地能如此,何必双溪叠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