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唐代。李攀龙。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高阳台 花朝渝楼同蒿叟作。清代。朱祖谋。 短陌飞丝,长波皱麴,市帘江柳争青。中酒年光,买春犹是旗亭。彩幡长记花生日,甚绿窗、儿女心情。尽安排、画桁吴缣,钿阁秦筝。白头未要相料理,要哀吟狂醉,消遣馀生。无主东风,博劳怨不成声。朦胧几簇东阑雪,算今年、又看清明。怕相逢、社燕归来,还诉飘零。
与张仲巽游善护院。宋代。韩维。 高城面修涂,呀豁若箕口。铅石释子庐,苍柏荫庭牖。翘翘幕中彦,疏怀脱喧垢。结辔游禅扃,弹弦栾嘉友。华榱翳广坐,仰视眩丹黝。朱光羞晨樱,绀玉折春藕。初筵颇清简,中醉稍喧糅。歌休众管作,今发洪钟叩。横浮或见违,义蕴□□□。酒酣隘常见,大观资远取。上跻危磴盘,却立土崖斗。长川自西来,逶迤带坰薮。绿树下成列,猎猩清风走。侧身宇宙间,群动何纷纠。自顾龌龊极,天地一罂缶。安得修灵根,超然出诸有。
石门柬杨东表。清代。顾忠。 恨不携君续旧游,为君先路觅丹邱。未知门待何时启,须信仙非有意求。触石层云疑太古,薄人岚气总深秋。炎肠热症能消骨,一剂清凉到此投。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庐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仓蹈海之燕感赋(时至。明代。易恒。 东南六月多炎暑,远道胡为太子来。宫旆拂云何地出,楼船入海几时回。沧溟渤海鱼龙混,锦里江山草木哀。田野布衣空有赋,莫凭徐市问蓬莱。
驾幸亲贤宅赠随驾诸公。宋代。苏辙。 日日南风夜气烦,一声鸣【走毕】万人看。禁沟飞水清黄道,凉殿分冰遍従官。急雨未成昏观阙,微飚稍觉泛和銮。相看挥汗尘埃里,散发何人旧不冠。
忆江南 其二。清代。梁启超。 开卷罢,随意一凭阑。浴海朝霞明万木,当窗斜日照千帆。此际几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