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棘依垣小筑居,短檐横启纸窗虚。
造门已惯非缘竹,据案相忘况有书。
徐孺每劳悬木榻,陶潜何必爱吾庐。
从今更不论宾主,一半幽闲已属余。
余每至陈氏辄终日奄留厅事高明颇妨偃息以可。唐代。文徵明。 剪棘依垣小筑居,短檐横启纸窗虚。造门已惯非缘竹,据案相忘况有书。徐孺每劳悬木榻,陶潜何必爱吾庐。从今更不论宾主,一半幽闲已属余。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鸡冠。宋代。李彭。 景纯机上为裁剪,浅碧深藏称意红。要与飞鸿同保社,肯随凡鸟在樊笼。鸣阶鼓翼何劳尔,介羽登场略未工。赤帻漫多安足数,尸乡反笑祝鸡翁。
大风留金山两日。宋代。苏轼。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従掀舞。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
杨子寺送彦猷阁老去年四月某别彦猷于京师到今适期年矣。宋代。刘敞。 一年再远别,尘世令人嗟。况复江湖永,空惊鬓发华。青山浮海上,远水即天涯。出处俱萍泛,悬知后会赊。
护国院十咏 其六 蛰龙潭。宋代。韦骧。 蛰龙潭上木阴森,百丈垂丝未度深。蟠屈只应如傅说,俟时腾跃作商霖。
将进酒。明代。刘基。 有酒湛湛,亦盈于觞。酌言进之,思心洋洋。亦有兄弟,在天一方。安得致之,乐以徜徉。有酒在尊,既旨且清。何以酌之,有觓其觥。岂不欲饮,惜无友生。怆悢伤怀,曷云其平。兄弟之合,如埙如篪。朋友既比,如纲如维。死丧急难,是责是庇。今日有酒,如何勿思。人亦有言,解忧惟酒。载惛载呶,亦孔之咎。我觞维琼,我斝维玖。以乐兄弟,以宴朋友。
艮岳百咏 清虚洞天。唐代。李质。 玉关金锁一重重,只见桃源路暗通。行到水云空洞处,恍如身世在壶中。
送僧之天台。宋代。谢翱。 石桥南北路,师到动经旬。尊者定中影,凡人回去身。戴经支锡重,作礼纳巾频。杯海归何日,长眉问四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