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室如蜗取覆身,梁空还有燕来宾。
百年托足谁非寄,一榻随缘物自春。
旋葺疏篱添野意,别开新径待幽人。
席门环堵心如水,莫笑渊明不讳贫。
答吴次明。唐代。文徵明。 小室如蜗取覆身,梁空还有燕来宾。百年托足谁非寄,一榻随缘物自春。旋葺疏篱添野意,别开新径待幽人。席门环堵心如水,莫笑渊明不讳贫。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唐代。刘长卿。 楚城今近远,积霭寒塘暮。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庆清朝 春光明媚,抚景怀人,偶成此解。清代。袁绶。 新柳搓烟,暖风熨草,东皇著意安排。莺啼燕语小园,红紫催开。又是花朝近也,秋千双索影徘徊。轻尘外,谁家冶伴,戏蝶归来。惆怅琐窗朱户,自挂帆人去,蛛网尘埃。眉山一角,翠颦多少愁怀。向晚薄寒料峭,半帘疏雨润苍苔。凝情处,栏杆十二,敲遍鸾钗。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其三。宋代。韩驹。 开心未用饮门冬,老去何妨万事慵。胡虏近闻归绝漠,洛阳无复化为烽。休官昔愧陶彭泽,受禄今惭邴曼容。谁似侍郎春思乱,解言花影日高重。
和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宋代。苏轼。 风雨萧萧夜晦迷,不须鸣叫强知时。多才久被天公怪,阙食惟应爨妇知。杜叟挽衣那及胫,颜翁食粥敢言炊。诗人情味真尝遍,试问于君底事亏。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早岁便怀齐物意,微官敢有济时心。南行千里成何事,一听秋涛万鼓音。
疏更暗催滟蜡,飐轻虹万转。绛心苦,微语浮烟,似说身世如茧。
峭寒重、繁声渐息,前尘冉冉春云乱。趁低迷摇荡,沈宵倦怀重唤。
莺啼序 癸酉除夕,烛光如梦,往事萦心,文儿殁已十稔矣。近现代。丁宁。 疏更暗催滟蜡,飐轻虹万转。绛心苦,微语浮烟,似说身世如茧。峭寒重、繁声渐息,前尘冉冉春云乱。趁低迷摇荡,沈宵倦怀重唤。绮户春深,麝幌夜永,正茶消醉浅。绣荷罨。莹雪窗閒,闹蛾初试金线。记牵衣、霜柑笑索,映柔靥、宫梅红展。镜帷寒、一觉华胥,赚人恩怨。轻因迅羽,碎景澄波,絮萍叹过眼。遥夜起、惊飔不定,暗雨飘蕊,片霎吹愁。摘葹长偃,圆菱罥雾,幽弦咽恨,凄禽啼黯青林月。怅归来,无力优昙绾。哀吟漫触,还寻剩墨零笺,断肠翠奁尘满。心摧逝玦,分薄惊沤,看岁华又晚。对此际、依依清影,寤寐时萦,不信真常、聚离都幻。音尘倦数,残宵难系,莲枝零落红泪冷,颤晨风、如解华年换。飙光回首全非,慢掷冰绡,蜕煤更剪。
有禽声急而似可晓乡人以催税目之其声亦颇类。宋代。廖行之。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唐代。张九龄。 为郡久无补,越乡空复深。苟能秉素节,安用叨华簪。却步园畦里,追吾野逸心。形骸拘俗吏,光景赖闲林。内讼诚知止,外言犹匪忱。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荣达岂不伟,孤生非所任。江城何寂历,秋树亦萧森。下有北流水,上有南飞禽。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