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木叶夜毵毵,独宿江城酒半酣。
千载名山无谢傅,一生知己愧羊昙。
青灯暮雨残诗帖,明月苍松旧草庵。
二十年来头欲白,当时心事向谁谈。
宿江浦有怀定山先生。唐代。文徵明。 惊风木叶夜毵毵,独宿江城酒半酣。千载名山无谢傅,一生知己愧羊昙。青灯暮雨残诗帖,明月苍松旧草庵。二十年来头欲白,当时心事向谁谈。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戚元敬。清代。郑孝胥。 南塘守蓟门,上书论边事。七害与六失,极之以四弊。所言诚晓畅,执政可其议。筑台二千里,财用亦已费。号令既严明,器械犹犀利。不恃彼不来,恃我实有备。在镇十六年,虏骑莫敢至。当时遣大臣,三岁一阅视。督抚不掣肘,诸将受节制。乌虖谁之功,江陵方在位。
夜集田卿宅。唐代。贾岛。 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干。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怀归 其十五。明代。申佳允。 群盗纵横极,愁来冷笑颜。洺州关上月,枌社梦中山。天怒风霾恶,云空木叶閒。家园一夜泪,隐几落潸潸。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唐代。方干。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才小知难荐,终劳许郭心。
国香。清代。奕绘。 良夜何其。记古无钟表,以香代之。般般铸将新式,按节占时。银箭金壶相应,五更中、几转相思。相思盘中字,烧到天明,字字成灰。文人多好事,制篆文诘屈,草笔离奇。一端初爇,相绩不断方直。此际寒家夫妇,映孤灯、磨豆支机。要知几更点,但听村中,几度鸣鸡。
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 其三。明代。区大相。 世情贱归田,乡里贵出门。自匪旷远士,鲜不异寒温。隆谊期止足,敦交在丘园。结念早旋归,窃恐负此言。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