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唐代。文徵明。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暮秋广陵驿下送别王氏兄弟南归。清代。李英。 关河此别思依依,淮甸秋高落木稀。南国惊看鱼雁杳,西风愁送鹡鸰飞。千行衰柳笼寒色,一片征帆向夕晖。知是故园花满径,应怜客子未同归。
广陵登福缘佛阁 其一。清代。钱谦益。 危楼切太空,尘壒俯冥濛。度世香镫里,降魔应哭中。上方三界在,八表一云同。铃铎人天语,如闻替戾风。
别石篑 其七。明代。袁宏道。 不即凡不求圣,相依何觅性命。三入湖两易令,无少长知名姓。湖上花作明證,别时衰到时盛。后来期不敢问,我好色公多病。
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宋代。欧阳修。 秋露蔼已繁,迢迢星汉回。皎洁庭际月,流光依井苔。有客爱凉景,幽轩为君开。所思不可极,但慰清风来。
寄慰遐亭妹丈下第。清代。缪公恩。 李廌居然失主司,北平飞将数尝奇。才高岂遂文憎命,器大应知用有时。
阴风吹火篇呈钱刑部。明代。徐渭。 阴风吹火火欲然,老枭夜啸白昼眠。山头月出狐狸去,竹径归来天未曙。黑松密处秋萤雨,烟里闻声辨乡语。有身无首知是谁,寒风莫射刀伤处。关门悬纛稀行旅,半是生人半是鬼。犹道能言似昨时,白日牵人说兵事。高幡影卧西陵渡,召鬼不至毗卢怒。大江流水枉隔侬,冯将咒力攀浓雾。中流灯火密如萤,饥魂未食阴风鸣。髑髅避月攫残黍,幡底飒然人发竖。谁言堕地永为厉,宰官功德不可议。
偈十二首 其六。宋代。释文准。 四月人家麦正收,连绵阴雨不能休。沿溪处处生深草,饱杀南泉水牯牛。
过弇山尚书废园 其一。清代。韩崇。 月沼有波曾照影,风亭无主倩谁扶。墙东瘦石如人立,阅尽兴衰一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