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桥南畔唐居士,一榻秋风拥病眠。用世已销横槊气,谋身未办买山钱。
镜中顾影鸾空舞,枥下长鸣骥自怜。正是忆君无奈冷,萧然寒雨落窗前。
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唐代。文徵明。 皋桥南畔唐居士,一榻秋风拥病眠。用世已销横槊气,谋身未办买山钱。镜中顾影鸾空舞,枥下长鸣骥自怜。正是忆君无奈冷,萧然寒雨落窗前。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次韵吴自修游南岩 其一。明代。龚敩。 南岩地偏罕人迹,问君胡为来此游。偶因人生閒暇日,况当天下承平秋。飞泉自落屋西畔,青山只在岩上头。招提境界不易到,松篁一径通深幽。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宋代。苏轼。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出处良细事,従公当有时。
次答本素上舍。明代。练子宁。 满城车马自相求,高卧衡门四壁秋。翡翠兰苕差后识,蒹葭玉树愧同游。葛洪峰下山连屋,陶侃台西月满楼。不有故人能见问,此中高处有谁俦。
虞美人 庚辰中秋。清代。杨玉衔。 青天碧海连年恨。无晕仍风信。娇痴儿女说团圆。试问团圆骨肉几尊前。嫦娥妆罢轻云蔽。欲出踌躇费。缑山仙客爱光清。又怕琼楼玉宇太分明。
五人墓。清代。归懋仪。 千古人心终不死,吴中义激五男子。貂氛肆焰朝野昏,翻手势欲倾乾坤。印累绶若不知数,鞠躬俯首声复吞。平居持议徒雄壮,袖手委蛇孰奋往。翻将文墨饰奸贪,扪门内愧曾无状。五人生不读诗书,位不列簪裾,但以善恶为毁誉。当其攘臂共赴难,义勇直欲凌鱄诸。呜呼!名败身殃馀贿赂,穹碑峻宇等朝露。松柏青青耐岁寒,冶游人奠山塘路。
留云山居呈长老元禅师。宋代。金君卿。 衡阳岗阜群龙奔,截起万仞磨天阍。宿云收踪著平地,星辰满轩斗可扪。河汉鸿涌岩泉喷,六月飞雪冰木根。下视吴楚区域分,众山培塿乌足云。我来环走竟朝曛,摆脱韁锁忘尘纷。更闻高论益清旷,如挹仙袂游昆仑。
次韵王彦声题梅氏草堂。宋代。李弥逊。 丘壑胸中自广居,数椽茅屋小蜗庐。门罗莫谩惊乌鹊,户外曾来长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