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客散小堂空,旋卷疏帘受晚风。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閒兴 其四。唐代。文徵明。 酒阑客散小堂空,旋卷疏帘受晚风。坐久忽惊凉影动,一痕新月在梧桐。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戏赠韩二秀才。唐代。武元衡。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入声甘州(孤山寒食)。宋代。罗椅。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看人情如此,沈醉不须醒。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宋代。赵蕃。 去岁附书并附诗,自吴适粤至何时。殷勤再觅铜鱼使,傥不沉浮敢恨迟。
钟陵道中作。唐代。陈陶。 原隰经霜蕙草黄,塞鸿消息怨流芳。秋山落照见麋鹿,南国异花开雪霜。烟火近通槃瓠俗,水云深入武陵乡。曾逢啮缺话东海,长忆萧家青玉床。
初冬出扁门归湖上。宋代。陆游。 桑柘枝空叶作堆,斜阳更著角声催。云归玉笥茫茫去,水下兰亭曲曲来。稻垄受犁寒欲遍,渔船入市晚争回。貂裘破弊霜风冷,愁对青灯拨瓮醅。
丰城送成父弟还玉山三首 其三。宋代。赵蕃。 调护山中竹,斧斤毋使侵。当门要移种,绕堑合分阴。诗去惭如锦,书来定抵金。上言说儿女,其次及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