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
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 其一。唐代。文徵明。 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咏镜中灯 其二。明代。释今无。 妆台匣浅夜光微,井底胭脂入眼飞。栖凤独衔曦影宿,垂虹新向月明归。经天铜柱高能艳,蘸水芙蓉冷自依。舞罢丽人轻一照,桃花还更着馀辉。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明代。胡所思。 紫宸初启碧天长,鹓序瑶阶曙色苍。拜舞衣冠瞻舜日,昭回文物焕尧章。光生宝扇分鸾影,烟袅金炉燃兽香。共际明时诸宰辅,五云深处侍天王。
邹侍讲以诗问钱检讨索菊而仆以诗并骑邀之 其一。明代。杨士奇。 一室閒居俗虑清,题诗问菊见高情。何如解带花间坐,莫负秋晴送马迎。
寿昌河。明代。潘希曾。 初辞寿昌驿,复渡寿昌河。岸静连苍竹,潮平漫绿波。墟人喧鸟语,海舶起渔歌。行尽天涯路,春风亦自和。
夺锦标 染指甲。清代。孙荪意。 麂眼篱边,蛩声阶畔,又见凤仙开矣。寻遍露丛轻摘,碎捣金盆,染成霞腻。似唾绒点点,早一夜、春生纤指。惹檀郎、时泥人看,惊笑是弹红泪。七夕星期又是。乞巧筵前,女伴穿针偷比。更较唇间脂晕,臂上砂痕,一般妍媚。怕猩红易褪,遮莫向、银塘频洗。试瑶琴、月底携来,弹作落花流水。
田园杂兴 其二。宋代。林希逸。 独立搔头晓未梳,喜看童仆理园蔬。汉儒不悟真消息,却下帘帷只读书。
题人州砻岩。宋代。胡寅。 盖山限华夷,夷水不得出。涧壑相奋撞,竟朽此山骨。想其初洞达,借势有神物。臂开青石壁,黤黮乌龙窟。奔流成长溪,岩洞寒突兀。秉烛千步游,怪景才仿佛。华发结乳顶,空翠谁扫拂。石田耕未熟,石鼓响不没。灵仙眇羽化,古庙凛纡郁。我来庚伏初,弄水解缨绂。清甘流渴肺,妙听含钟律。两腋御泠然,回产叹飘忽。
茂林居士忆琴百二绝句 其一○○。近现代。吴玉如。 相忆试敲两耳铛,梦中幽恨亦难平。纵然说与多情种,空向尘寰忏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