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遗像识真难,重是高风不可刊。一样广州俱刺史,几人传入画图看。
吴隐之画像 其二。唐代。文徵明。 十年遗像识真难,重是高风不可刊。一样广州俱刺史,几人传入画图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皇太子赐燕诗。魏晋。陆机。 茂德有赫。思媚上帝。配天光宅。诞育皇储。仪刑在昔。徽言时宣。福禄来格。劳谦降贵。肆敬下臣。肇彼先驱。
书村落间事。宋代。陆游。 东巷西巷新月明,南村北村戏鼓声。家家输赋及时足,耕有让畔桑无争。一村婚娉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儿从城中怀肉归,妇涤铛釜供刀匕。再拜进酒寿老人,慈颜一笑温如春。太平无象今有象,穷虏何地生烟尘!
苍梧即事。宋代。谢孚。 近岸江声急,孤舟下杳冥。峡泉飞暴雨,滩石走群星。水有潇湘色,猿同巴蜀听。令人思舜德,一望九疑青。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宋代。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春晚书事。宋代。寇准。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过。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
杏林春意为医士凌永诚赋。明代。童轩。 岂不闻董仙昔日居庐峰,医全造化通神功。功存利济不责报,年多植杏成芳丛。君家亦是岐黄学,金匮名方绍高躅。拯世宁论子母钱,活人剩贮君臣药。一来卖药知几年,声华不减匡庐仙。回生起死亦无数,深林种杏如公田。绮疏春暖涵晴日,赤箭青芝正初出。都人争植不辞劳,斲碎香苔破春碧。土脉阳和雨露肥,青枝茁出皆蓓蕾。忽然一夜春风动,千树万树红霞开。年年二月复三月,儿女争看好颜色。不羡玄都观里花,宁誇太华峰头叶。看花曾记上林游,花压乌纱照醉眸。晴雪堕霞粘翠箔,綵云飘影下朱楼。于今南国暌违久,惆怅东风一卮酒。卧病闭门春色深,长吟北望频搔首。感君为我活沉痾,援溺扶危惠实多。五株岂足报君惠,为赋杏林春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