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每结道人缘,不到东禅即马禅。花发来禽凡几树,梦回啼鸟已三年。
朔风左掖笼貂帽,残雪长安绾玉鞭。不及祥师萧寺里,茶烟一榻拥书眠。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四 马禅寺寄明祥。唐代。文徵明。 閒情每结道人缘,不到东禅即马禅。花发来禽凡几树,梦回啼鸟已三年。朔风左掖笼貂帽,残雪长安绾玉鞭。不及祥师萧寺里,茶烟一榻拥书眠。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题赵焕文茂才 其二。清代。张浚佳。 独留正气动乾坤,虽死犹生节义存。漫说弹冠非贡禹,青衿一领亦君恩。
次韵和判曹韩学士见赏湖山。宋代。宋庠。 西溪本慰寂寥人,何幸开樽枉胜宾。一岸仙山平压野,两陂官柳绿围春。我虽酩酊能骑马,君自风流偶垫巾。更愧和篇寻故笔,试开荷橐久生尘。
雨中留范晓村家。宋代。陈著。 年来常闭户,一动自知非。坐雨诗消闷,思家梦当归。山林容自拙,道路目孤飞。便整回头步,西园笋薤肥。
贺郑漕三首。宋代。黄公度。 天子欲宽南顾忧,绣衣曾是旧人求。山川不改元负采,父老能言昔政猷。襦裤疲民应枕奠,纪纲新度觉钱流。年灵一种同天地,雨露何偏十四州。
感叹二首 其二。宋代。李觏。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葛岭吊贾秋壑。清代。夏伊兰。 山中宰相任游嬉,兵困襄樊已失机。半壁笙歌荒蟀闹,华堂镫火暮萤飞。藏春有坞书空积,输币无灵计总非。凄绝木棉庵里月,幽魂千里未能归。
六月二十六日西阁昼寝。宋代。刘敞。 驰骛圣不足,治安愚有馀。愿言从物役,即事实燕居。清切掖垣峻,深沈云阁虚。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低头悟素餐,游日惭古初。非吏复非隐,人言定何如。平生山林尚,自与功名疏。何为出不反,视此岁月徂。秋风陨高林,蟋蟀鸣阶除。行矣浮扁舟,季鹰不欺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