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草微微护浅沙,小山丛竹玉清家。
牵牛延蔓无多碧,点缀秋光一两花。
寓玉清观。唐代。叶子奇。 径草微微护浅沙,小山丛竹玉清家。牵牛延蔓无多碧,点缀秋光一两花。
叶子奇(约公元1327年—1390年前后在世),元末明初大学者。字世杰,一名琦,号静斋。浙江龙泉人,尝师王毅,明“理一分殊”之论旨,悟圣贤之学以静为主,故号“静斋”。自幼专业于学,凡天文、历 史、博物、哲学、医学、音律,无不涉猎,且多有造诣。其哲学观主张唯物,所著《草木子》有“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驼”之说,阐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
叶子奇。 叶子奇(约公元1327年—1390年前后在世),元末明初大学者。字世杰,一名琦,号静斋。浙江龙泉人,尝师王毅,明“理一分殊”之论旨,悟圣贤之学以静为主,故号“静斋”。自幼专业于学,凡天文、历 史、博物、哲学、医学、音律,无不涉猎,且多有造诣。其哲学观主张唯物,所著《草木子》有“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驼”之说,阐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会稽行。宋代。陆游。 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湩乳。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方舟泛曹娥,健席拂天姥,朱楼入烟霄,白塔临云雨,修梁看龙化,遗箭遣鹤取。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湖蓴山蕨辈,一一难遽数。终年游不厌,冰玉生肺腑。诵诗有樵童,乞字到俚妪。况复青青衿,盛不减邹鲁。古诗三千篇,安知阙吴楚;土风聊补亡,吾言岂夸诩。
舟泊樊口登西山。清代。黄锡彤。 樊口西山路,春风送客程。烧痕侵断垒,荒草入孤城。江汉东流大,兵戈满地生。家园回首望,日暮不胜情。
同兰言登长沙天心阁。近现代。冯振。 城隅一阁号天心,纵目凭高感不禁。正苦长途困摇兀,翻欣避难恣登临。万家烟火身何托,三户英灵气欲沈。共指湘江谈帝子,风云儿女两情深。
十五夜泊彭城无月呼酒既醉信口而歌成此一章。明代。王世贞。 所至无可饮,欲邀中天月。此夜桂树寒,姮娥蔽瑶阙。玉兔寂无春,焉能天香发。群山青不断,一一随沦没。手酌自为欢,长歌入窈忽。安得扫妖氛,鞭鲸度溟渤。
罗幼良泊如斋成答寄。明代。韩上桂。 新斋颜取泊如名,珍重瑶笺几寄声。茅屋定容巢燕乳,竹窗从听野鸠鸣。壁函五岳神俱远,草就玄经梦亦清。丛桂昔年期结社,岁寒重许顾芳盟。
吴兴舟过盛舍乡怀凌忠清。明代。陈子升。 遂有芳名异代传,琐闱悽惨烈皇年。致身只向龙髯上,埋血还争骥尾先。绝笔可曾通紫极,评文犹见点丹铅。谁知沧海閒游客,洒泪双流霅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