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凉风落翠阴,古诗三百治平音。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
夏日读书树下。唐代。郑文康。 高树凉风落翠阴,古诗三百治平音。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次冯二瑞韵留别 其一。明代。孙传庭。 迂僻殊多感,非耽一壑娱。衣冠犹蹻蹠,泉石亦穿窬。声气分高士,肝肠托腐儒。相期能不浅,吾世见唐虞。
京口晚眺。宋代。张洵。 铁瓮城高倚夕曛,南徐钟鼓远相闻。沙边归雁落如雨,天际片帆来似云。镫火楼台延客眺,江湖踪迹感离群。今宵拚醉篷窗酒,卧看扬州月二月。
江陵送客归河北。唐代。杨衡。 远客归故里,临路结裴回。山长水复阔,无因重此来。聊将歌一曲,送子手中杯。
次韵郑季奕见寄二首。宋代。赵蕃。 一写山中信,自嗟天外人。诗无咏贫士,政岂失穷民。已悟哀仍乐,勿论亨与屯。我交非势利,宁有白头新。
伊州三台 题云林扇头弹琴仕女。清代。顾太清。 西风吹入梧桐。半卷珠帘露浓。独坐月明中。正闲阶、几声暗虫。人间天上情踪。泛以冰丝细通。一曲特愁侬。态憨憨、似终未终。
生查子(绍兴戊午姑苏郡斋怀归赋)。宋代。向子諲。 我爱木中犀,不是凡花数。清似水沈香,色染蔷薇露。芗林月冷时,玉笋云深处。归梦托秋风,夜夜江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