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客临洮,途穷幸见招。故交真耐久,归路不辞遥。
别去逾山岳,忧来胜海潮。朝簪倘容谢,晚岁共渔樵。
临洮留别如晦同知乡兄。唐代。王祎。 来往客临洮,途穷幸见招。故交真耐久,归路不辞遥。别去逾山岳,忧来胜海潮。朝簪倘容谢,晚岁共渔樵。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元代。陆友。 共说佳公子,翩翩清且贤。传家存旧笏,载世有遗编。沤鸟冲波去,苕花带雨牵。纠曹官事少,挥麈看山川。
与赵梦麟诸人游甘露寺。明代。李东阳。 涧筿岩杉处处通,野寒吹雨堕空蒙。垂藤路绕千年石,老鹤巢倾半夜风。淮浦树来江口断,金陵潮落海门空。关书未报三边捷,万里中原一望中。
腊前见兰花。宋代。戴炳。 兰丛才一干,独向腊前开。托荫偏宜竹,先春不让梅。韵从幽处见,香自静中来。便欲纫芳佩,灵均唤不回。
望成山。明代。林弼。 东南海水浮天地,千顷万顷波无际。舟行旬月不见山,忽见青山欲流涕。青衣赤发黄帽郎,吴中最能称最强。见山起舞索酒饮,众工喜忭皆若狂。云是成山东海阳,铁山一发遥相望。楼船直驾山中央,依稀可见齐鲁疆。潞河沽水已不远,愿豁喜目宽愁肠。忆我昔日观国光,东登岱岳临太行。龟蒙凫绎在眼眶,海云海水相苍茫。十年壮游三万里,观岳无山海无水。祖龙石刻空莓苔,小白堂封几荆杞。安得海水化甘霖,净洗寰宇清氛祲。相如早与论封禅,金泥玉检昭来今。
麻姑山一首赠陈仲父贤良兼泰伯先生。宋代。黄通。 麻姑山直斗牛角,形胜拥断东南隅。五百年来畜英气,特为吾宋生真儒。李姓觏名泰伯字,风骨古秀飘髯须。其人于世少似者,无乃稷契荀孟徒。自伤出处苦奇剥,不得寸禄遮妻孥。归来筑室郡北郭,反关唯作文字娱。先生之门足高第,中间仲父有辈无。曾继先生列科举,简编满载三十车。先生不遇子亦退,高文懿行夸江湖。麻源谷口田数顷,岁计取足无赢馀。生涯俯就隐意决,便弃城邑庐郊墟。上有慈亲享甘旨,下有子弟森庭除。平生胸臆渺溟渤,惟学虞卿穷著书。平生志气薄云汉,惟学子陵閒钓鱼。每当春秋社时候,万象潇洒神仙居。岩花野卉照几席,溪风谷霭清襟裾。先生乘兴或还往,杀鸡炊黍开尊壶。共评古今正经史,不知口角清涎濡。名教果有如是乐,彦辅之言诚岂诬。莲社竹溪诧高逸,究竟未免归狂愚。争如仲父与泰伯,相乐以道情愉愉。文酒逢迎二十载,一日不见已为疏。松门大开俗不到,水云轩槛空清虚。仰爱二友嗟不与,欲别仙墅犹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