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山门何处也,远公戒行深般若。谁将酒政破山荒,我快驱车驻一下。
百年长醉尽长斋,不妨出社更入社。南来长揖三先生,攒眉此公知我者。
松顶拟闻襟佩还,落日阴阴泉玉泻。更向山间款竹关,缘萝鼠妇敲檐瓦。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 其一。唐代。梁元柱。 庐山山门何处也,远公戒行深般若。谁将酒政破山荒,我快驱车驻一下。百年长醉尽长斋,不妨出社更入社。南来长揖三先生,攒眉此公知我者。松顶拟闻襟佩还,落日阴阴泉玉泻。更向山间款竹关,缘萝鼠妇敲檐瓦。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梁元柱。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即看致主同三德,自古襄时在二人。
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共称圣主今尧舜,自有当时弼直臣。
次介溪韵喜李叙庵宗伯同张阁老被召同游西苑相谷祇亲蚕坛位。明代。湛若水。 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即看致主同三德,自古襄时在二人。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共称圣主今尧舜,自有当时弼直臣。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十二 道人岩。元代。赵孟頫。 道士本避世,问之无姓字。如何千载后,石室有人至。
湖塘晚眺。宋代。陆游。 病起闲无事,时来古渡头。烟中卖鱼市,月下采莲舟。帆鼓娥江晚,菱歌姥庙秋。长吟无杰句,聊以散吾愁。
小湖秋兴。清代。徐搢珊。 回忆春光百日中,小湖从此又秋风。山缘过雨松逾翠,树为经霜叶半红。燕雁代飞知冷煖,鸥凫无事任西东。眼前得失何须计,且面南轩倒酒筒。
扬州岁莫。宋代。丁开。 万国春回日,层成晚眺余。江声隔吴楚,原色到邳徐。大阅军容壮,狂歌客礼疎。百年寒荻里,风雨忆吾庐。
鹊桥仙·蒲鞭渐弛。宋代。刘克庄。 蒲鞭渐弛,缿筒渐少,安用知他帘外。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兵后入故里。清代。刘祖启。 不到家乡久,今来事却非。苍茫三径在,耆旧几人归。乱草侵残雨,荒池带落晖。秋风吹短鬓,愁绝倚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