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芙蓉驿,辛勤越二旬。时过丹荔候,衫渍路头尘。
顾我原无似,求人只用真。渔蓑往来处,一路拥丝纶。
泊始兴城下 其八。唐代。释今无。 一住芙蓉驿,辛勤越二旬。时过丹荔候,衫渍路头尘。顾我原无似,求人只用真。渔蓑往来处,一路拥丝纶。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相和歌辞。猛虎行。唐代。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血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蒙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彩章耀朝日,牙爪雄武臣。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振。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诃林光孝寺方丈。元代。吕诚。 斜日荒凉噪乳鸦,菩提新叶小于茶。石廊久雨无人到,落尽閒庭诃子华。
贺齐都官。宋代。宋祁。 十行泥检润琼芝,序转仙曹汉省围。月隐偃波三署笔,光添侍史五时衣。星躔入夜哀乌动,军盖迎晨雊雉飞。几日霄涂归奏御,景龙妍唱掩牙绯。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二 魏瞒。清代。牛焘。 虎视中原控两都,满怀韬略世应无。横江一槊才何剧,煮酒群雄骨尽枯。天启大名遗典午,人言此老避当涂。疑坟处处褫奸魄,伪亦成真枉自愚。
新诗寄到菊初开,爽自西山扑面来。鹤唳烟霄留响远,蝉吟风露度声才。
今花昔雪人千里,渭树江云酒一杯。自是不嫌秋冷落,还邀夜月共徘徊。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清代。牛焘。 新诗寄到菊初开,爽自西山扑面来。鹤唳烟霄留响远,蝉吟风露度声才。今花昔雪人千里,渭树江云酒一杯。自是不嫌秋冷落,还邀夜月共徘徊。
感遇十首 其九。清代。戴亨。 灵虬潜深渊,江湖任所逝。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
朱邵州挽诗。宋代。魏了翁。 杏园犹记赏花同,忍看前旌照眼红。民命一丝悬晷刻,仁心触处作春风。棣华韡韡天伦厚,湑叶裳裳世泽隆。万事纷纷缘手尽,只将孝友诏无穷。
永和宫词廿七首 其八。清代。吴伟业。 中宫谓得君王意,银镮不妒温成贵。早日艰难护大家,比来欢笑同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