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宜花引类清,始知吾道未孤行。双轮独现高空影,一蒂先传妙叶情。
已爱紫荆敦往事,休将白水插閒瓶。寻常亦有伤怀意,无著虚传弟与兄。
己酉夏五月海幢抽并头兰两枝适澹归西堂至自丹霞有诗亦引其意作二律即以志喜 其一。唐代。释今无。 君子宜花引类清,始知吾道未孤行。双轮独现高空影,一蒂先传妙叶情。已爱紫荆敦往事,休将白水插閒瓶。寻常亦有伤怀意,无著虚传弟与兄。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赠长白黄都阃。明代。韩上桂。 天生黄公为国辅,赋性能文复能武。文如旭日照祥鸾,武似平林震虓虎。常笑陆随不识兵,却愁绛灌空椎鲁。读书自昔探鸿濛,映雪曾闻事苦攻。三坟往籍窥都遍,黄石遗经看并通。雄姿逸态谁能尚,虎头竟是封侯相。剑气常腾万丈遥,笔锋复扫千人壮。忆昨金台引校时,如云骏足竞驱驰。天子亲临麟德殿,群公共阅羽林旗。射奏穿杨推独步,策誇夺锦著多奇。御笔特题天下士,宫花首折上林枝。即今都阃当全粤,任重干城专斧钺。杀气遥令草木寒,雄风顿扫烟氛歇。有时高咏吐清词,更向南楼啸明月。错落梅花笛里吹,飘摇杨柳歌中发。嗟予少小习雕虫,磨崖窃许步独工。见公著述辄辟易,何况韬猷变不穷。羊祜轻裘差可拟,方叔葱珩今再起。军旅仍瞻俎豆容,剑戟更睹璠玙美。问公毓秀从何来,昔居赤城今燕市。
宿西兴渡作。宋代。林希逸。 古寺鸣钟罢,高林宿鸟忙。竹明风弄影,荷净露生香。月到中天小,星过野水长。江村人寂寂,败叶响银床。
闻彰德寇起志感 其一。明代。王世贞。 此际潢池警,横行自豫方。孤城压晕黑,千骑宿霾黄。衷甲谋非拙,横行势可当。如闻天下险,或恐向敖仓。
无题 其七。明代。徐熥。 镜中双鬓绾如鸦,广袖新看染石华。晓起靓妆消翠靥,昼眠香汗浸红纱。半沟腻水堪流叶,一尺雕栏不障花。总为多情眉黛蹙,怪他人说是西家。
新昌道上。宋代。林景熙。 江湖犹是客,岁月已成翁。仙路重云外,人家落木中。山痕经烧黑,土脉入泉红。又得春风信,孤花照驿东。
香闺十咏·鹊尾炉。元代。张玉孃。 汉宫早送瑶池信,荀令堂前夜气浮。凭仗花开拜新月,重添新篆炷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