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烧豆火,水族失龙鳞。乘槎难及汉,避俗敢言秦。
碧海徒多梦,青山已少人。独怜边徼地,不及帝城春。
相江叹 其四。唐代。释今无。 檀林烧豆火,水族失龙鳞。乘槎难及汉,避俗敢言秦。碧海徒多梦,青山已少人。独怜边徼地,不及帝城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次韵郝元隐浙西山。元代。方回。 疏处温凉密处寒,未须向背问支干。猿闲配偶双嬉戏,树古根枝万屈盘。何限楼台荒宿草,几年歌舞罢鸣銮。赖天独肯扶僧刹,佛大泥多许共看。
【商调】梧叶儿 怀古。元代。宋方壶。 黄州地,赤壁矶,衰草接天涯。周公瑾,曹孟德,果何为?都打入渔樵话里。
积翠楼。宋代。白玉蟾。 飞云涌浪天边来,翠色迷空拨不开。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客来楼前认林樾,坐久神爽愈飞越。移时双鹤何处归,遥见前山两点雪。
腊雪次迟韵。宋代。苏辙。 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谷豆入高廪,薪蒸转十輈。纷纷了岁事,闵闵念农畴。家有二顷田,一顷种米麰。风声夜中变,飞霰晓未休。粗毕今岁寒,复免来年忧。天公知人心,未祷得所求。倾瓢有遗酌,起和田中讴。
鉴湖春水暖生波,几个归航载酒过。掩鼻东山将不免,伤心南浦竟如何。
纷纷白发交情在,耿耿丹心老泪多。安得相从天上去,玉堂清夜听鸣珂。
王仲沔佥事隐居上虞之东山闻航海北山作此以寄。元代。成廷圭。 鉴湖春水暖生波,几个归航载酒过。掩鼻东山将不免,伤心南浦竟如何。纷纷白发交情在,耿耿丹心老泪多。安得相从天上去,玉堂清夜听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