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二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二朗读

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

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

释今无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古诗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二相关作品

喜得华亭鹤,看承过所宜。

防饥先种稻,忧病预鑽龟。

客有风尘者,飘然天地中。重来沧海上,直在故园东。

芳草映华发,孤云覆断蓬。精蓝诸品净,独与旧时同。

历历金镮振一声,滔滔千古迸流清。香厨日用无穷竭,饮者甘和悦众情。

当时淮水西边月,曾照玉钩斜。游船多处,年年风雨,开尽桃花。

夕阳一醉,楼空失燕,树晚栖鸦。三生杜牧,扬州梦觉,依旧天涯。

烟浦绿迢迢,离人酒易消。

路分京口树,帆度月中潮。

袖满烟霞屦满风,会稽面目许谁同。此功天地本无外,行迹水云都自空。

冷煖一年蔬饭里,往来千变不言中。临风插羽仍霄汉,约我重来五岭东。

玉山何许两峰高,不特云藏雾亦韬。可惜敝庐城郭浅,心蓬徒使目还蒿。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

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