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一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一朗读

黄河策马到潼关,却似梅花岭外还。一县政成留姓字,千秋交谊重人间。

临岐道路迎红叶,济世风云起白山。西岳芙蓉多秘迹,好从方士授金丹。

释今无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古诗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一相关作品

苕花蘋叶绕林扉,独立苍寒见紫微。夜久长庚随月上,天清高鸟带霜飞。

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烈士暮年心未已,无言思解白登围。

奇绝云峰,又淮风别雨,蓦地相逢。中庭雨后,若榴别是真红。

危楼徙倚,唤吾累、与话愁侬。愁不见、张星天上,高柯郁郁王蒙。

平原莽莽草连空,二十年前识汴宫。嵩室数峰明野外,黄河一曲落天中。

含香旧署归何远,过岭新篇调尽工。相送海头何限意,因君遥问鲍家骢。

盘木白狼纷贡毛,龟兹侍子荐蒲萄。

满朝虎拜南山寿,无一人能作旅獒。

麦秋数尽稻花春,六尺茅茨百懒身。

散策崎岖聊永日,击舟剥啄定幽人。

墨竹文翁旧写真,墨梅颜子更超群。我家幸有筼筜谷,乞取冰姿伴此君。

放棹华亭指故园,九峰晴色接吴门。秋风沽酒唐行市,斜日维舟碛礇村。

墟落风烟沙溆口,人家灯火竹篱根。机云踪迹今何处,一望岑山一断魂。

世事悠悠未遽央,虚名真意两相忘。

休夸失马曾归塞,未省牵牛解服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