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久心逾好,深持长者风。诗名高往哲,道力破洪濛。
补脑天浆白,留颜大药红。君犹情未惬,宦迹厌飘蓬。
赠汪汉翀水部。唐代。释今无。 交久心逾好,深持长者风。诗名高往哲,道力破洪濛。补脑天浆白,留颜大药红。君犹情未惬,宦迹厌飘蓬。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次韵高子文途中见寄。宋代。李若水。 人生半在客途中,休著狂踪比断蓬。别后梦烦庄叟蝶,迩来书误子卿鸿。月同千里水云隔,天各一涯谈笑空。趁取重阳复诗杜,要看红叶醉西风。
写枯木幽篁送陈大用。明代。张宁。 方洲秋日景荒凉,古木幽篁遍草堂。写入溪藤送君去,情随疏影共斜阳。
行路难五首。宋代。杨万里。 造化小儿不耐闲,阿兄阿姊一似颠。两手双弄赤白丸,来来去去绕青天。赤丸才向西山没,白丸又向东山出。只销三万六千回,雪色少年成皱铁。铁色头须却成雪双丸,绕从地下复上天,少年一入地下更不还。日日喜欢能几许,况有烦恼无喜欢。莫言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刘伶在时一醉曾三年。明珠一百斛,更添百斛也只心不足。侯印十九枚,更添一倍也只眉不开。先生笑渠不行乐,莫教人笑先生错。
宋谢文节公桥亭卜砚歌。清代。舒位。 团湖坪,三寸镝。建阳市,一片石。更无鸲鹆好纹留,应作蟾蜍清泪滴。自从历劫厓山麓,坑云五色无人斸。荆棘难寻秘阁顽,泥涂何况桥亭卜。不怨魏行省,但笑留承旨。无劳程集贤,犹有赵处士。始知神物难久埋,南溪七十三间开。得之地下窜狐兔,捧出座上生云雷。铜爵香姜不足数,玉带水云乃其伍。肯草蠲除诏,留伴赵孟頫。愿写生祭文,移赠王炎午。石飞海立五百年,砚兮砚兮尔良苦。忆当流落朝天桥,早识三日无江潮。祇为赵氏一块肉,未入杨家七客寮。好事留传阅兵燹,黑者隃麋碧者藓。鼠肝虫臂已不惜,龙眼犀纹那可辨。重其人者物可悲,一书却聘生光辉。警鹤徙倚詹尹市,饥凤太息曹娥碑。呜呼宝祐初开蕊珠榜,放胆文章慨以慷。三十功名石不言,凄凉资国蜘蛛网。
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其六。明代。区元晋。 辉辉江日落寒津,矮屋茅穿暖见春。竹里秋棋招橘老,阶前野鹤伴陈人。世情阅破都浮局,逸兴年来只白云。回首簿书思往迹,睡酣无那曙钟闻。
四明山诗·潺湲洞。唐代。陆龟蒙。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何人乘月弄,应作上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