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正位绝跻攀,奴隶那能入此间。却似过鸿难寄树,恰如啸虎已忘山。
多时拚定无容说,彻底承当只等閒。般若有锋司杀活,寒光先已夺痴顽。
答丹霞诸兄四章时天老人以海幢主者之席见命遣侍僧走辞作此却寄 其四。唐代。释今无。 当头正位绝跻攀,奴隶那能入此间。却似过鸿难寄树,恰如啸虎已忘山。多时拚定无容说,彻底承当只等閒。般若有锋司杀活,寒光先已夺痴顽。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颂古六首 其一。宋代。释惟照。 拂拭瑶琴月下弹,调高雪曲和还难。五侯费尽平生志,从此诗书懒更看。
寄怀梁药亭三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 榜下无人不曰宜,丹山凤老始飞时。知名贾傅曾非少,擢第孙弘较尚迟。遂有丝纶贻父母,且无霜雪到须眉。花砖日暖趋朝暇,写寄南中别后诗。
石林即事 其一。元代。萨都剌。 三山幕府无公事,多病郎官懒出门。老鹤唤回童子睡,石盆新雨长兰孙。
杂诗三首 其二。宋代。吕本中。 结发在简编,俗事方刺促。往来三十年,未见可栖宿。微官不能去,尚恐遭逼逐。归栖则在念,所望一枝足。频蒙故人误,岂有邻可卜。出门虽无车,径自骑黄鹄。重寻置锥地,青灯一盂粥。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宋代。梅尧臣。 梨传真定间,其甘曰如蜜。君得咸阳中,味兼冰作质。遗之析朝酲,亦以蠲烦疾。吾儿勿多嗜,不比盘中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