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期浪迹,岂意作开山。百短同衰鬓,千般只笑颜。
棘林藏月碎,弓地聚云閒。抖擞辽东衲,何时着过关。
筑堤诗 其九。唐代。释今无。 平生期浪迹,岂意作开山。百短同衰鬓,千般只笑颜。棘林藏月碎,弓地聚云閒。抖擞辽东衲,何时着过关。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送卢公子诣阙请其先大夫恤典。明代。黎遂球。 尊酒歌骊慷慨馀,送君行矣曳长裾。愁磨敌血先臣剑,泪乞皇恩孝子书。花下紫骝三月路,日边丹凤五云居。思乡莫易频回首,风雨麒麟卧草庐。
挽南平赵化卿。宋代。阳枋。 昔游曾到万山峰,赵氏楼台紫翠中。六艺近夸三世学,四贤争显一家风。不堪顾影怜孤雁,伺喜摩天有阿鸿。好是生香元不断,灵椿虽老桂成丛。
杂诗。魏晋。张协。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冲虚斋池荷。宋代。徐冲渊。 道人埋瓮作新塘,胸次五湖波渺茫。太华移根聊戏剧,洄池分种不寻常。冰壶夜浸绿荷露,玉鉴晚吹红藕香。可待秋风莲子熟,会乘一叶泛沧浪。
书晁文元道院集。宋代。裘万顷。 华屋金狨座,雕鞍驷马车。才堪夸世俗,早已落丘墟。此病久沈痼,无人解扫除。千年子晁子,道院有遗书。
忆朱氏西涧 其二。宋代。叶梦得。 忆向中流置竹床,万钱无处买清凉。只今路断无来客,自拨新篘醉几场。
次韵转运使鲜于侁新堂月夜。宋代。苏辙。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