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
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
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
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
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
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
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
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桥看月追和黄仲则陈理堂。唐代。张晋。 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山西阳城人,字隽三。诸生。工诗,长于七古。足迹半天下,后落拓以死。有《艳雪堂诗集》。 ...
张晋。 山西阳城人,字隽三。诸生。工诗,长于七古。足迹半天下,后落拓以死。有《艳雪堂诗集》。
木兰花慢 舟发丰城,风色甚驶,抵峡江,日未晡也。清代。王策。 二旬吴越路,憎日夜,打头风。向西子湖边,滕王阁下,细数千峰。凌空。陡看帆饱,趁晴霞削碎一江红。鹢首倒飞白鹭,山头背指青松。冥濛。一色水云同。混混舞鱼龙。看急洑回旋,盘涡撞击,气势豪雄。推篷。高吟未敢,怕飘将馀响落蛟宫。忽忆故园千里,春波窈窕冲融。
望江南 元夕 三首 其一。清代。张令仪。 看灯节,忆煞去年中。仲虎蹒跚行未稳,季龙娇小语初工。也解戏鱼龙。
送韩签判玉汝还南京。宋代。梅尧臣。 天子甘泉祀,欢声浃九围。绿章驰骑入,朱服佩鱼归。赋雪上宾席,买鬟更舞衣。清池无限雁,莫道信音稀。
烟雨楼。宋代。朱南杰。 锦绣囊开城角东,规模绵亘境相通。一亭旧占梅边月,两径新添竹外风。山色有无烟变态,湖光浓淡雨收功。凭栏正好催归去,横笛数声芦苇中。
因石令君行有感成古诗一章呈丞尉二丈不知退。宋代。刘宰。 绝代有佳人,洁齐处深宫。组识成文章,黼黻可帝躬。兰菊媚幽姿,桃李自春风。出门非所识,所识非所从。婉娈彼谁女,剪制了不江。膏沐倚市门,苟为悦为容。顾盼若有得,刍雉靡不同。出门惟所之,谐笑缭西东。寄语道傍人,取舍须至公。荣华一时耳,礼义百年中。
旅怀。明代。刘宗周。 春深无柳不垂堤,扑簌征衫落燕泥。一水遥飞淮海阔,千山暮合楚云低。天涯姊弟怜多病,客子江湖路自迷。何事两牵家国恨,悠悠萍水叹仳离。
得苍梧书却寄。明代。何巩道。 目穷风雪外,衰草自黄昏。汗漫游千里,徘徊寄一言。白波通峡路,红叶照江门。感念难成梦,寒滩闻夜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