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夏红蕖发,亭亭小院幽。迎霜花似浣,听雨叶堪留。
色静金塘晚,香分玉井秋。更宜擎月露,持奉液池游。
秋荷同坐客分赋。唐代。区大相。 过夏红蕖发,亭亭小院幽。迎霜花似浣,听雨叶堪留。色静金塘晚,香分玉井秋。更宜擎月露,持奉液池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题西庵寺。宋代。张士逊。 西庵深入西山里,算得当年少客游。密密石丛盘小径,涓涓云窦泻寒流。松皆有节谁青盖,僧尽无心也白头。欲刷粉牌书姓字,调卑官冗不堪留。
送恩平潜使君还里二首。宋代。李昴英。 风流太守作春游,到处恩波浩荡流。怀绶故乡需上日,移舟别浦趁中秋。声歌洋溢行人口,书翰纵横健笔头。识面虽新心颇熟,殷勤话别送归舟。
袁澄夫顾东曙寄诗各次其韵 其一。明代。顾清。 夜归连得故人诗,二妙谁令聚一时。感旧不知吾慷慨,论才宁合子栖迟。花当春半方堪赏,杯到愁来只自持。只尺龙潭笑游地,扶摇今日望天池。
幽居五首 其三。明代。金大舆。 老去成疏懒,诗书性独偏。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绿水偶垂钓,青山忽在前。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
王熙甫见寄其师叔白哀词,单菱浦为之序,感酬短句,及示菱浦及东斋诸同学。清代。李宪噩。 谐情自有偶,不属钗与裙。继志自有后,不必儿与孙。丈夫奋一世,要使百世闻。生或应其声,死或传其神。斯人谁不死?死身不死人。妻子相环哭,但思返其魂。魂返宁有术?道在灵不泯。孰能重斯道?千载生如新。煌煌古圣训,朋友列五伦。
立秋日登汉阳朝宗楼怀乡中诸友。明代。李德。 湖山兴不浅,而我亦淹留。得罪缘微禄,怀君属早秋。淡云乡树远,孤月旅情幽。借问衡阳雁,何时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