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登山阜,寒烟带雨痕。竹梢三里寺,桑叶几家村。
远浪摇江岛,长芜入县门。旧时王谢宅,今日只啼猿。
登卧龙山。唐代。余怀。 薄暮登山阜,寒烟带雨痕。竹梢三里寺,桑叶几家村。远浪摇江岛,长芜入县门。旧时王谢宅,今日只啼猿。
(1616—?)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澹心,号无怀,又号曼翁、鬘持老人。居南京。作《板桥杂记》,述秦淮妓女事。诗清而能绮,丽而不靡,有《味外轩稿》、《东山谈苑》。 ...
余怀。 (1616—?)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澹心,号无怀,又号曼翁、鬘持老人。居南京。作《板桥杂记》,述秦淮妓女事。诗清而能绮,丽而不靡,有《味外轩稿》、《东山谈苑》。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一。清代。朱彝尊。 藉袈桥上水松牌,白石登登雁齿阶。曾记小时明月夜,踏歌连臂竹邻街。
题临济所居。唐代。吕颐浩。 鸣钟列鼎心无累,茹糗羹藜乐亦全。解把穷通为一致,此生何处不超然。
龟潭三首 其一。宋代。孙觌。 埋没榛芜不记年,穿云络石自溅溅。柳州莫作愚溪对,乞与佳名到处传。
登望京楼赋。唐代。令狐绹。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不免愁。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酷相思 送夫子赴都。清代。郑兰孙。 晓梦如烟慵欲睡。又门外、催人起。问行李匆匆安也未。君去也、留无计。侬在也、行无计。眼底离情衣上泪。■珍重、长安地。盼桂子香清秋月媚。雁到也、凉须记。花放也、归须记。
送张德美北上。宋代。陈深。 廓落江海客,素怀经济才。年高劳治邑,道直恨无媒。白发丝千缕,清风水一杯。功名须老大,行矣莫迟回。
秋日怀东湖。宋代。陆游。 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长是忆幽期。身如巢燕临归日,心似堂僧欲动时。病思羁怀惟付酒,西风落日更催诗。故知岁暮常多感,不独当年宋玉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