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昌焯原文及翻译

秦昌焯(1807-1865),字尔翼,号雪樵。清无锡人。湘文子,昌煜弟。能诗。有《微云楼诗集》5卷。 ...

[!--writer--]朗读

任映垣原文及翻译

任映垣,字明翰,荆溪人,诸生,有《晴楼词》等。 ...

[!--writer--]朗读

许汝霖原文及翻译

许汝霖(1640-1720)字入龙,号时庵。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诗多率直,不事雕琢,著有《德兴堂文集》《诗集》《河工集》等。 ...

[!--writer--]朗读

梁德绳原文及翻译

(1771—1847)清浙江钱塘人,字楚生。工部右侍郎梁敦书女,兵部主事许濂妻。性耽吟咏,兼工书画,曾续成陈端生所撰弹词《再生缘》,有《古春轩诗钞》。 ...

[!--writer--]朗读

黄瑞超原文及翻译

黄瑞超,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生平不详。 ...

[!--writer--]朗读

叶舫原文及翻译

字梅语,吴县人,周孔嘉室。 ...

[!--writer--]朗读

姚士陛原文及翻译

字别峰,江南桐城人。康熙癸酉举人,著有《空明阁集》。 ...

[!--writer--]朗读

马春田原文及翻译

马春田,字雨耕,桐城人。诸生。有《乃亨诗集》。 ...

[!--writer--]朗读

苏履吉原文及翻译

苏履吉,乳名发祥,字其旋,号九斋,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779年8月25日),福建德化人。有《友竹山房诗草》七卷,补遗一卷,《友竹山房诗草续钞》七卷。 ...

[!--writer--]朗读

卢碧筠原文及翻译

卢碧筠,德州人。大学士,谥文肃荫溥女,故城贾汝愈聘室。有《璧云轩剩稿》。 ...

[!--writer--]朗读

季振宜原文及翻译

(1630—?)清江南泰兴人,字诜兮,号沧苇。季开生弟。顺治四年进士,授浙江兰溪知县。历任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郎、郎中、浙江道御史。家豪富,族人三百余家,皆有复道可通。藏书富甲海内。辑唐代一千八百九十五家诗为《唐诗》,为后时编辑《全唐诗》底本之一。有《季沧苇书目》、《静思堂诗集》。 ...

[!--writer--]朗读

湛汎原文及翻译

清诗僧。俗姓徐,法名又作湛性,字药根,又字药庵,丹徒人。 ...

[!--writer--]朗读

王钺原文及翻译

(1623—1703)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仲威,初号左庵,后改任庵。顺治十六年成进士,以母老不仕。康熙间任广东西宁知县,常与诸生论文。三藩乱起,钺团练土兵,枕戈以待。旋以地方难保,引疾归。家居二十余年而卒。有《水西纪略》、《世德堂集》等。 ...

[!--writer--]朗读

姚承丰原文及翻译

姚承丰,字玉农,天津人。道光壬辰举人,议叙知县。有《稔斋诗草》。 ...

[!--writer--]朗读

龚禔身原文及翻译

龚禔身,字深甫,号吟臞,仁和人。乾隆壬午举人,官内阁中书。有《吟臞山房诗》。 ...

[!--writer--]朗读

林中桂原文及翻译

林中桂,字秀民。诸罗县(今嘉义)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岁贡生,曾任《重修台湾府志》分订,康熙六十年(1721)夏四月朱一贵起事时,曾为之赞礼。朱一贵事败后,因「从匪」被议。 ...

[!--writer--]朗读

安鼎奎原文及翻译

安鼎奎,幕林孙,字蓉若,号星甫,清无锡人,邑庠生,工绘事。 ...

[!--writer--]朗读

安起东原文及翻译

安起东,字慕林,晚号耐庵老人,清无锡人。著《樗庄吟草》、《耐庵诗稿》。 ...

[!--writer--]朗读

姚文焱原文及翻译

字彦昭,江南桐城人。著有《楚游诗》。 ...

[!--writer--]朗读

陈中龙原文及翻译

陈中龙,字汉麓,安陆人。乾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竹坞诗集》。 ...

[!--writer--]朗读

左锡璇原文及翻译

左锡璇,字芙江,阳湖人。宛平道光丁未进士、延建邵道、谥文节袁绩懋继室。有《碧梧红蕉馆诗》。 ...

[!--writer--]朗读

许乃椿原文及翻译

许乃椿,字子庄,号季青,钱塘人。诸生。有《无尽意斋诗钞》。 ...

[!--writer--]朗读

吴芳权原文及翻译

字建衡,号五峰,生于崇祯庚午,卒于康熙三年。 ...

[!--writer--]朗读

李以笃原文及翻译

明末清初湖北汉阳人,字云田。贡生。诗文多奇采,而终身不得志,乃放情诗酒,自号老荡子。有《菜根堂集》。 ...

[!--writer--]朗读

侯鸣珂原文及翻译

侯鸣珂(1834~1898)宇韵轩。湖南永定(今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历任署陕西孝义厅(今柞水县)同知,韩城、勉县、兴平、凤翔、保安(今志丹)、渭南、咸阳、平利、白河等县知县。同治九年(1870)侯奉调离任时,四乡百姓送“仁德如春”巨匾,从厅城到营盘,官民沿途含泪送别,依依不舍。侯体恤百姓,常解囊相助,30年竟负债万贯。卸职后,不得不变卖庄园、家产偿还。 ...

[!--writer--]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