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振宜

(1630—?)清江南泰兴人,字诜兮,号沧苇。季开生弟。顺治四年进士,授浙江兰溪知县。历任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郎、郎中、浙江道御史。家豪富,族人三百余家,皆有复道可通。藏书富甲海内。辑唐代一千八百九十五家诗为《唐诗》,为后时编辑《全唐诗》底本之一。有《季沧苇书目》、《静思堂诗集》。

人物生平

  季振宜少负异才,聪颖过人,过目成诵,诗风文采及治学之勤,尤为人称道。

  清顺治三年,振宜考中举人,时年17岁,第二年成进士,如此年少而又“联捷”登第,为全县绝无仅有。季振宜初任浙江兰溪县令,有政绩,升为刑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广西道御史,后考选浙江道御史。他为官恪尽职守,风节凛然,弹章数十上,屡劾权要;言事、献策、选贤多所建白。大学士刘正宗、吏部尚书黄廷机、侍郎岳思泰就因为独揽权要、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而被季振宜上本参倒。

  康熙九年,季振宜为河工科派事,经廉访得知,总河臣在正常治河夫役外,借协济之名向各州、县加派钱粮,州、县只得向百姓摊派,百姓无奈,只有逃亡。季振宜将此情上奏,恳求皇上免百姓额外负担。康熙批准了季振宜的奏章,豁免了本县当年河夫银27000两,同时,扬州所属各州、县都得到宽减。季振宜一本奏章,解万家百姓苦难,蜚声乡里。以后季振宜又巡盐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不久乞归。

  虽然季振宜官声之佳传播朝野,但使他具有更大的历史影响的却是他那“富备甲天下”的藏书。

季振宜相关作品

夜不闻白猿,朝不见白鹇。忘却下江水,错恨恋舟山。

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

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别驾退公来看画,为君重咏五紽诗。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当年锦缆帝王州,此日荒津竞渡游。宾客未销梁苑气,江山聊写汨罗愁。

流金赤日偏输浪,似盖轻云故翼舟。鱼听歌钟沈复跃,燕窥舞袖去还留。

李侯梨饤坐,风味胜仁频。投老须鸣玉,相看尚秃巾。

便应寻木客,何必问波臣。不复来城市,从人笑我真。

养鸭人何在,犹传养鸭阑。野烟青草晚,江雨绿波寒。

表驿名因胜,充庖味可餐。兹禽应解语,岂敢学弹丸。

病夫亦何有,愧彼小酉山。赖君不佁儗,拔揵扪吾关。

意丰报逾俭,叩迫出益悭。经郛榛莱剪,圣海波澜闲。

欲芟荆棘种交梨,指画城中日恐迟。

安得紫青磨镜石,与君闲处看荣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