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1322)元燕人,字贡父。少好学。世祖时,以荐辟中书左三部会史。累知南阳府,使安南,其君遣遗爱奉表从曾入献方物。历淮安路总管,复使安南,还,进所与陈日焌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仁宗时,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国有大政,必命曾与议之。晚年寓居淮南,日以书史自娱。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元代。梁曾。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悼鲜于伯几鹤二首 其一。元代。梁曾。 翠柏屏前竹阑曲,几见毰毸雪衣舞。平生风云万里心,零落湖山一丘土。
悼鲜于伯几鹤二首 其二。元代。梁曾。 世间万事不可虞,奇祸何由也到渠?不见嵇康遭杀戮,令人空叹养生书。
和张祜韵。宋代。林邵。 山中多白云,云气归如吞。目无尘埃污,耳足清净根。僧归踏层径,鸟远迷孤村。来过人迹少,无客扫松门。
岁晚自感。唐代。王建。 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二十度花开。
山居。唐代。白居易。 山斋方独往,尘事莫相仍。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朝餐唯药菜,夜伴只纱灯。除却青衫在,其馀便是僧。
凤凰台上忆吹箫 别绪。清代。吴绡。 似梦如云,堪怜聚散,魂销烟雨汀洲。见锦帆高举,去也难留。可惜酒浓春暖,阳关唱、一霎成秋。黯然别、无言有泪,半晌低头。休休。归期知记否,枉自凝眸。叹凤箫声远,空忆绸缪。惟是多情月姊,应照我、两处悠悠。悠悠处、柔肠宛转,寸寸离愁。
赠尸林。明代。释今无。 频死同归后,分携又十年。死生俱有托,去住尚依然。风雪千山泪,辛勤一衲烟。但持吾道在,即是答先贤。
清平调 其一 题庞檗子填词图。近现代。高旭。 金管玉箫凄怆。隔浦时闻清唱。刻羽移商谁与抗。白石风流无恙。人间绝少知音。最怜短烛孤吟。侬也伤心故国,忍教虎气消沉。
至後与履常探梅东园三首。宋代。杨万里。 雨後霜前梅欲开,欲开犹嬾雪风催。一秋不到东园里,从此朝朝暮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