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宗尉。明代。释函可。 此道于今竟莫论,当年鲍叔幸犹存。气倾渤海潮头水,手挽阴山雪底魂。白草尚多缠野恨,黄沙无计借馀暄。人间岂必奇男子,肯惜春风散五原。
和虞学士春兴八首 其三。元代。郭钰。 沙苑烟晴苜蓿肥,朝回天马锦为鞿。词臣会送归青琐,进士传呼换白衣。云气晓依宫树近,春阴昼护苑花飞。君王又进长生药,万里楼船海上归。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宋代。陆游。 吾才如蹇人,何计逐奔马;吾文如丑女,惟藉粉黛假。向来已归休,毕志向林下。块然一愚公,初不系用舍。国恩定难报,衰涕时一洒。人本不胜天,岂复论众寡。
题水部李羽员外招国里居。唐代。郑谷。 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
踏莎行·道修真。金朝。王哲。 道修真,人会叹。中说得终无断。也磨出慧锋开,头自有仙家赞。动光明,常圆满。清泉莹堪教看。前只是这些儿,心认破山头玩。
谒三忠祠。明代。王立道。 寥落遗忠像,杉松古殿阴。兴亡问流水,哀怨动鸣禽。志厄当年会,神垂异代歆。独临车马道,应识往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