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一作柯宗。闽(今福建)人。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主文,崇与曹松、王希羽、刘象、郑希颜均登进士第,五人年皆老大,时号“五老榜”。时昭宗特降恩旨,诏授太子校书。后归闽卒。事迹见《唐摭言》卷八、洪迈《容斋三笔》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五。《全唐诗》存诗2首。
相和歌辞。宫怨。唐代。柯崇。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沉思恨有馀。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宋代。杨万里。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向来南宫绫锦堆,南窗北窗桃李开。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剡藤染出梅花赋,句似梅花花似句。几年金钥秘银钩,玉匙不施恐飞去。秋风呼酒荷边亭,主人自醉客自醒。侬能痛饮渠不饮,饮与不饮俱忘形。鬓今如霜心如水,功名一念扶不起。侬归螺山渠惠山,来岁相思二千里。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 地势东南一概倾,水流何日得安平。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
渔翁。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浪淘沙。清代。钱宛鸾。 好梦几番惊。花又凋零。东风难记许多情。病雨伤春忙过了,一事无成。空对晚山青。眉影分明。却教私语向银屏,燕子飞来人不见,徙倚空亭。
拟唐祖咏苏氏别业。明代。王恭。 忘机依别墅,丰水带南山。野竹连孤屿,溪云伴独閒。鹿鸣花外去,鹤梦雨中还。寂寂何人到,年年但掩关。
柳墅公园。清代。郑孝胥。 十日一风市尘起,霾没花枝尚馀几?河东闻有旧行宫,新绿成林翳春水。谁怜绕水数千树,以密胜疏殊可喜。纵步回看始觉深,光景蔽亏度寒晷。我知惜林不置屋,但设木榻供小止。莫教繁华夺野意,见地甚高极有理。入林入山必同调,孰能解此非俗士。日斜未去为茅亭,归鸟啁啾忽盈耳。
满江红 渡扬子江感成。清代。沈善宝。 滚滚银涛,泻不尽、心头热血。想当年、山头擂鼓,是何事业。肘后难悬苏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笔。数古来、巾帼几英雄,愁难说。望北固,秋烟碧。指浮玉,秋阳赤。把蓬窗倚遍,唾壶击缺。游子征衫搀泪雨,高堂短鬓飞霜雪。问苍苍、生我欲何为,空磨折。
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明代。邵宝。 采诗先生笔如铁,铁作拄杖如持节。楚江东西往复还,老兴相追几年月。击之不折镕不流,化为何物今何州。上摩星辰下入水,未到周南应未休。遗名在世收不去,时复精光照烟雾。宣溪笑和涯翁歌,歌向庐山最高处。我来为尔意独存,行歌再过宣溪门。杖兮杖兮谁可问,望断天涯云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