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碑绚彩。明代。马映星。 圣世文明赑屃知,千年石鼓弄新姿。苔风藓雨痕皆化,岩秀壑流势自宜。三绝明兼摩诘画,五纹暗带少陵诗。依稀洙泗尼山色,掩映皇畿焕羽仪。
念奴娇 其二。清代。陈维崧。 生平痴爱,是荆关老手,最纷披处。狂叫墨花都发响,认作画师奇句。比以汉书,挂来牛角,读入前村去。千回不厌,直疑声振毫素。回想老子篮舆,好天笋屐,曾到层山路。今日明窗悬幅幅,一样晴鬟堪数。峡角将崩,云根欲活,丘壑胸中具。更怜著色,崖边碎点红树。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二。清代。郑孝胥。 父兄持我来游日,三十年来梦未忘。但咏韬庵诗足矣,可堪重至国华堂。
寄樊郎中。宋代。田锡。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合倍相思。夜来远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书事学谢康乐。宋代。晁说之。 南北夐绵络,同名圁与鄞。岁月老羁旅,何事勤所勤。情胜古今契,身以邪正分。清音幸先后,旷怀得朝曛。山腰转嘉树,风袖落閒云。盘磴去来迷,飞泉高下闻。龙柏肯予媾,上苑侍吾君。三花论缱绻,丹丘旧絪缊。中抱既兀兀,外骛徒纷纷。映窗有翰墨,满架亦典坟。摅虹宫栋宇,流汗程斧斤。少时喜诡俗,老境思迨群。不复梦江湖,诗成心自欣。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唐代。郎士元。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答汪明道见示画雪梅诗。宋代。朱松。 诗人未见雪梅画,只识前村横水枝。百巧摹香摹不出,此诗风味略相宜。
行汉水堤上大似秦淮风景因念俞鲁用之亡。明代。顾璘。 汉江江上玩晴波,恰似秦淮月下过。归去扁舟载箫管,谁人复唱采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