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忠孝祠次韵。明代。卢应徵。 祠前一带抱江深,翠柏垂檐直半寻。万古未应销碧血,千秋犹自想丹心。传家岂让忠臣卞,事志何殊孝子参。知是精灵留粤峤,叠教绳武到芳林。
桐庐舟中即事。宋代。刘克庄。 车前弯帽同声散,关外华簪一揖休。惟有渐江潮好事,肯随逐客到严州。
芙蓉花。宋代。方岳。 绿裳丹脸水芙蓉,不谓佳名偶自同。一朵方酣初日色,千枝应发去年丛。莫惊坠露添新紫,更待微霜晕浅红。却笑牡丹犹浅俗,但将浓艳醉春风。
露坐戏嘲星月。宋代。杨万里。 东生定西归,月岂不识路。何须债长庚,夜夜引行步。星住月不行,星行月不住。无人问阿娣,此事竟谁主。不知听金蟆,无乃由玉兔。来夜偷此星,看日归何处。
虏陷昌平二首 其一。明代。区怀瑞。 上谷千年戍,黄花六月天。金笳吅绝壁,雪帐漫平川。苦战知锋尽,孤城岂瓦全。四郊多垒日,驱掠任腥膻。
王番禺奏绩 其二。明代。李孙宸。 抚字已三载,心劳政始敷。最书昨日上,循吏此时无。美锦辉花县,寒冰映玉壶。只愁朝汉去,岭外渺双凫。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元代。刘因。 何物能支笔万钧,案头依约远山痕。灯横烟影隐犹见,秋入霜毫势欲吞。掌上三峰看太华,人间一发是中原。中书未免从高阁,不向林泉怨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