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1876-1935),男,汉族,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共党员。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清末秀才。无产阶级革命家,新民学会骨干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30年回国,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次年秋赴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人民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左”倾错误统治中央后,被撤销全部职务。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1876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杓子冲。
1902年(26岁),遵父命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个秀才。
1913年,何叔衡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一年后并入公立第一师范,结识了比他年轻17岁的毛泽东,成为挚友。
1918年4月,他与毛泽东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任执行委员长。
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到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等。
1928年6月,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
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1931年11月,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斋中鸡冠花盛开。清代。张廷寿。 一种花曾耐久看,可怜红不倚阑干。雅宜窗畔添芳讯,漫向墙阴怯暮寒。露重不妨轻手折,秋深祇觉上头难。淮南已是登仙去,冷落霜天鹤顶丹。
长门怨。唐代。梁锽。 妾命何偏薄,君王去不归。欲令遥见悔,楼上试春衣。空殿看人入,深宫羡鸟飞。翻悲因买赋,索镜照空辉。
谒方正学祠遂至寿池山房 其二。清代。潘德舆。 含泪高歌授命辞,下山草木有余悲。复登杰阁一凭眺,谁似长江无尽时。万壑秋声尽萧瑟,孤峰日色未迷离。长干贼别销魂地,独有兹游慰我思。
沁园春 赠别龚佩纫。清代。陈维崧。 南郭先生,门巷萧疏,庭除寂寥。恰一湾蓼岸,远樯列荠,数间竹屋,夜雨鸣涛。曾记当年,浪游京国,燕赵悲歌也自豪。归来后,喜依然三径,仲蔚蓬蒿。乾坤群盗如毛。叹萍梗吾生信所遭。且风灯擘阮,和之檀板,烟帆醉菊,侑以霜螯。十日联床,一尊下榻,白饭青刍累素交。明将发,怕空江叠浪,万籁悲号。
仲冬望日先陇述哀。明代。边贡。 矻矻衔石鸟,愔愔栖月乌。云霄双翼倦,天地此身孤。雪野兼愁远,风杨著泪枯。一杯残腊酒,知到九原无。
古戍。明代。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奉陪撄宁侍郎游柏山寺谒梅公墓小憩行轩勉酌。唐代。李兼。 萧寺倚岩郭,昔游几何年。兹辰惬幽赏,杖屦从懦先。稍穿苍藓径,旋入青萝烟。山色若倒屣,松风自鸣弦。目力眩奇观,步屧信所便。俄登旃檀林,金碧耀修缘。道旁老木拱,诗翁久飞仙。蝉蜕万物表,蝶梦三生前。至今二百载,相望箕斗悬。缅怀文忠公,丰碑泯遗镌。乐善如缁衣,后世两称贤。山僧矜好事,华表新题璇。向来委榛棘,时情任渠迁。先生笑抚掌,此事从古然。相逢一樽酒,劝君小流连。江梅欲浮动,春光向妖妍。同游二三子,舂容有佳篇。归欤不知夜,霜雪净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