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棨

(1657—1718)清山东诸城人,字韬子。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历任长沙知县、宁羌知州,至四川布政使。在长沙禁弃女之俗。在宁羌用仓粟赈饥,教民利用槲树养蚕织绸。又建义学,宁羌自此始有中举人者。

刘棨相关作品

何时得见十三弦,待取无云有月天。

愿得金波明似镜,镜中照出月中仙。

南有山,高维虚矣。其上伊石,不可以舆兮。念子之远,莫我愉兮。

南有水,清维流矣。其泮伊陆,不可以舟兮。念子之远,莫我俦兮。

君不见罗敷采桑城南路,不肯轻为使君妇。

又不见银钗垂颈负薪归,四十未嫁夔州女。

五柳宅谁隐,三槐家本传。丝堪系游骑,叶每坐鸣蝉。

揉碧横烟径,摇金碎月天。不知琴卷处,只在水阑前。

下马解貂裘。相携上酒楼。问年来、何地飘流。北踏幽燕南闽粤,憔悴了,十多秋。

身世等蜉蝣。功名雪满头。且高歌、一曲凉州。君若问余心上事,说不尽,半生愁。

才过残冬又早春,一时要路草成茵。无穷学业深惭我,有限年光不待人。

两字功名妨彩戏,半生诗酒污天真。粤江千里飞云远,日夜思归不为莼。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赏心仍令节,十事九相违。

老境家犹远,愁城日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