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文(1742年-1815年),字简亭,号研斋,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陈大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后升任郎中。随后陈大文历任云南迤东道台、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工部尚书、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陈大文晚年因被发现其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失察下属侵贪公款而被革职,并被降四品在京堂官,自此再未担任过任何职务。嘉庆二十年(1815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七十三岁。
早年经历
陈大文自幼苦读诗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考中进士,任吏部主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出任广西南宁知府,并担任乡试主考官。此后,陈大文历任郎中、云南迤东道台、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职务。
嘉庆元年正月(1796年),陈大文任广东布政使。时任两广总督朱珪上奏朝廷赞他:“善于体察民情,办事有力。”
打击海盗
嘉庆二年(1797年),陈大文由广东布政使升任广东巡抚。此时海盗猖獗,经多次围剿也不见情形有所好转,附近的渔民和过往商船深受其害。陈大文以运盐为名,集中商船于海上,内藏兵丁,引诱海盗出现,击沉海盗船六艘,沙捕海盗二百余人,活捉匪首二人。清廷赏陈大文顶戴花翎,并予令其兼署两江总督之职。
整顿吏治
嘉庆四年(1799年),陈大文调任山东巡抚。此时,山东地区的吏治日渐废弛。为整顿吏治,陈大文发现下属有不轨行为便立即批评指出,劝其马上悔改。 陈大文在山东任职的两年间,前后被他弹劾的人达到三十余人,下属因此都非常敬畏他。两年里,其辖区内没有被他弹劾的官员仅有七八人,足以看出陈大文整顿山东吏治力度之大。
任职直隶
嘉庆六年(1801年),陈大文调任直隶并署理直隶总督一职。陈大文到任之时正赶上京畿一带发生严重水灾。为赈灾民,陈大文上奏章向清廷申请救灾资金。在他的催促下,嘉庆帝提前一个月向受灾严重各地发放赈灾银两。陈大文对在防洪救灾时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大城县、新城县两位知县予以弹劾并查处。
嘉庆七年(1802年),陈大文由于操劳过度病在任上。随后嘉庆帝令其进京担任吏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务。
江南治河
嘉庆八年(1803年),江南雨水连绵,长江、黄河水位急剧上涨,堤防险情屡屡发生。在洪涝灾害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陈大文再次出京担任两江总督。他为了筹措抗洪救灾款项,亲自督查江苏、江西仓存,发现大量亏空,限期各省设法补充。同时,陈大文严惩了江苏部分贪官污吏。为平民愤,他弹劾罢免了草率办案株连无辜的安徽按察使珠隆阿。清廷下旨表彰陈大文,认为他秉公办案,不徇庇下属,使无辜百姓得以平冤昭雪,贪污官吏无法逃脱法网,并命令各省督抚向他学习。
人物晚年
嘉庆十年(1805年),陈大文升任兵部尚书,病于上任途中。嘉庆帝命侍卫带领御医前往医治,病久不愈,赐尚书衔回乡调养。陈大文后因查其在署理直隶总督时失察属员侵贪公财而被革职,降四品京堂录用。自此抱病不出,也再未担任过任何职务。
嘉庆二十年(1815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七十三岁。
次万年贲和尚韵。宋代。释慧远。 就得头来正好参,倚佗门户不相谙。导师故有眠云句,应笑空生梦裹谈。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其十。元代。杨维桢。 地行仙子羊权家,曾降山中萼绿华。三十六桥明月夜,姑苏城内有琼花。
三月二十五日懋鲁携酒东园看花。明代。周伦。 看花去岁竹阑边,今日花开恰似前。抱病秪疑虚几杖,逢人翻欲共周旋。啼莺落絮供长昼,把酒论文及暮年。来岁春光如复在,行厨应许再开筵。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清代。陈维崧。 钟山后湖,长干夜乌。齐台宋苑模糊,剩连天绿芜。估船运租,江楼醉呼。西风流落丹徒,想刘家寄奴。
南岳道中从石浪庵上至高台寺。清代。陈恭尹。 晨饭气始晴,初日在山缺。纡回出林莽,揖与老僧别。抠衣陟天路,百里上积雪。适来历崔嵬,反视若丘垤。清冷坠冰响,淅沥霜枝折。中峰方眇然,将登且当歇。
次韵和杨叔恬赠郑秘丞。宋代。刘攽。 纬萧弃明珠,龟手安絣漂。浮生每殊涂,吹万亦异窍。传剑不成显,谈舌无与掉。圜冠岂误身,儒术真寡要。岁时不我与,壮年更稚少。白发绿鬓多,班班已盈照。安排慕无闷,推命独孤笑。趋愚甘就迂,遣累稍夷峭。嵯峨天门开,事业寄周召。登贤如弗及,得士故颇料。乃知古犹今,孰有贺随吊。寸善曾不遗,有功辄先调。骅骝自西极,翠羽出丹徼。黄钟陋巴歈,文鼎嗤畚筱。况闻丘园秀,得以虚名钓。唯忧有道卷,莫敢后时诮。食苹鹿相呼,在鹤鸡群叫。饭牛歌何哀,筑岩貌惟肖。顾予乃迷方,黥劓谁与疗。章甫期适越,风帆欲逾峤。敦敦乐瓢箪,耿耿甚荧耀。聊欢龟曳涂,犹畏牺入庙。同声邈难期,僻陋常耳剽。逢君独欣然,夙昔共明诏。屡闻诸侯辟,复见尚书召。奈何竟栖栖,尘土翳光曜。西山悲采薇,鼎食归洒削。飞将不得封,重侯付嫖姚。新篇一何工,大巧全众妙。上言道路勤,山海穷听眺。次述畴昔游,弁髦迨冠醮。下云厌屡空,藜藿甘咀嚼。英贤困奇蹇,为善谁复劭。譬如饮洪钟,伟量乃能釂。郑公亦全材,大厦方䆗窱。珉瑶谢尺璧,丝管让清啸。同当鹄翻云,肯为鱼在
满庭芳。近现代。丁宁。 露浥珠泥,香融粉絮,宝云低亚蟠虬。神奇漫拟,依约祝温柔。莫更芸函点检,应不减菉竹风流。真堪羡、缤纷瑞锦,曾向玉台收。沈浮休再问,萦青缀紫,难溯从头。况匝地烟尘,鸿迹谁搜。尽说沧桑弹指,藏山事、自足千秋。添佳话、金螭压帙。还让百城侯。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二十三。明代。宋应星。 升量学问斗量才,欲作神仙结圣胎。蛐蚓若能腾雾雨,蛟龙遍地役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