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枕上。清代。江曾圻。 宿酲犹未醒,城漏已将残。月色临窗澹,钟声到枕寒。家乡千里道,归去一时难。展转不成寐,披衣问夜阑。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
悠然意,渊明菊。真如指,国师竹。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满江红·卷尽珠帘。宋代。葛郯。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悠然意,渊明菊。真如指,国师竹。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春游故事。清代。永瑆。 上春时节上京游,春雨春风尽未休。何处行云停翠管,几家明月入朱楼。山亭小部唐三辅,蜡烛轻烟汉五侯。燕子只知寻社垒,一年一度认帘钩。
留连李寺丞吟诗阁。宋代。赵湘。 静阁采诗人罕到,栖栖树石尽当簷。长因夜月全开户,独为南山不下帘。得句砚中秋月减,觅题池上晚花添。炎天几度相留宿。曾值风凉雨气兼。
恻恻吟 其五十八。明代。彭日贞。 小乔茹淡意偏谐,蕙聚同甘愿早乖。我忆微之伤逝句,为君营地把香埋。
得月楼十六夜看月。明代。李奕茂。 此夜清光好,中秋昨已过。阴晴疑未卜,圆缺问如何?抱病难胜酒,伤怀且放歌。凭高迟赏玩,凉影入来多。
走笔送僧宣无言归泉南。元代。方回。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到珊瑚底。归哉非为恋乡味,橄榄槟榔红荔子。只身家世无眷属,亦不寻访囝郎罢。一欲追还李太白,二欲中兴杜子美。三欲扶起黄鲁直,四欲再作陈无己。若岛若可若贯休,直下视之眇糠秕。名僧诗话六十卷,我葺偈颂如野史。西天七祖南六祖,略如志传与表纪。寻复悔之泯其稿,间存一二笑狂斐。幼读紫阳先生书,岂可舍之从释氏。烂却沙头月一船,不妨文公漫随喜。可与言诗宜与言,不可与言姑止止。
七里滩 其二。明代。徐渭。 浅水矾头蘸几堆,清涎齿缝破生梅。竹舟欲过从何处,无数游鱼磕额回。